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陸從平
共 10 首
路中與而毅相期。偕行至岐灘暫憩
明 ·
成伣
五言律詩
路出東西異,相期大野頭。
呼鷹君陟嶺,濯足我臨流。
把酒客來訪,卸鞍人暫留。
孝文碑尚在,觀者總悲愁
(月山大君墓在灘西。是日。教官李引錫
自齋
庵攜酒來訪。)
。
大雪不出偶成八韻
自齋
中所見外皆禁不犯
明 ·
文徵明
五言排律
靜坐朝慵出,不知風雪臨。
凝暉上窗紙,積冷到衣衿。
小片投墻隙,馀威結(jié)研心。
聆音琤可喜,想像浩難禁。
童子傳來看,家人報說深。
卷書空自照,杯酒不辭斟。
意賞何煩對,傳聞不害吟。
未應(yīng)閉戶臥,不及放舟尋。
七月望抵武林
陸履素使君
招集湖上樂人周生瑾者年少善歌酒酣持扇索題即席涂抹四韻
明 ·
胡應(yīng)麟
七言律詩
華星明月遍西園,皂蓋追隨識大藩。
南國風流周小史,東吳才望陸平原。
朱弦度曲飛霜麗,玉局觀棋墜露繁。
夾岸芙蕖千萬朵,歸來何異宿桃源。
再柬
陸履素使君
明 ·
胡應(yīng)麟
七言律詩
矯首湖天望目長,畫船簫鼓出錢塘。
東京驟貴桓寬論,南越都忘陸賈裝。
幕下清霜流彩筆,樓頭明月?lián)病?div class="gldn1eo" id='poem_sentence_2_456183_comment'>
芙蓉萬朵沈酣夜,曾憶當年共酒狂。
武林夜泊雪大作晨起柬
陸履素使君
明 ·
胡應(yīng)麟
七言律詩
蕭蕭風色晚來嚴,淅瀝天花照畫檐。
粉署亂飄云母屑,雕盤斜拂水晶鹽。
歌成宋玉才情麗,論就桓寬政績廉。
咫尺段橋春思近,蚤梅何處吐幽巖
(
履素
時司鹽鐵)
。
履素使君
邀集衙齋中嗣君出迓僅五齡風儀韶潤而衣裳楚楚如老成人賦贈二絕
其一
明 ·
胡應(yīng)麟
七言絕句
三尺龍淵掌上持,亭亭寒玉照風儀。
機云漫自誇年少,又睹云間小陸奇。
履素使君
邀集衙齋中嗣君出迓僅五齡風儀韶潤而衣裳楚楚如老成人賦贈二絕
其二
明 ·
胡應(yīng)麟
七言絕句
徑寸驪珠夜色懸,衣裳楚楚畫堂前。
抽毫異日蘭臺坐,會學盈川賦渾天。
題
陸履素使君
兩朝八命冊二十四韻
明 ·
胡應(yīng)麟
五言排律
黼黻開金殿,絲綸下玉除。
蒼龍雙御極,紫鳳八銜書。
睿藻飛巖穴,天恩湛里閭。
虹蜺懸巨軸,駟馬集高車。
五世環(huán)投雀,三朝佩映魚。
機云人望切,遜抗吏才舒。
試縣催鳧舄,專城列隼旟。
朱弦鳴淅瀝,黃綬曳清虛。
鹽鐵初裁論,緡錢乍榷儲。
桓寬文彩耀,劉晏策籌攄。
煮海心聊系,看山興自如。
登壇攜大筆,倒屣納長裾。
雪夜船移戴,風晨榻掛徐。
名流饒吐握,寒士極吹噓。
西竺時參梵,南屏或叩漁。
蛟宮镵錦貝,鷲嶺簇璚琚。
河內(nèi)賢勞劇,淮陽歲月除。
達人齊久近,明主惜居諸。
云霧披丹闕,奎躔煥石渠。
殊榮喬梓并,遠思蓼莪舒。
棘寺騫騰外,槐堂盼望馀。
千秋未央詔,永永賁幽墟。
大司憲樸公夫人林氏合葬墓志銘
(并序○續(xù)稿)
明 ·
申欽
四言詩
有明朝鮮國贈純忠積德補祚功臣,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領(lǐng)議政兼領(lǐng)經(jīng)筵,弘文館藝文館春秋館觀象監(jiān)事,世子師潘南府院君,嘉善大夫司憲府大司憲樸公。貞敬夫人林氏合葬之墓也。公諱應(yīng)福。字慶仲。樸氏古新羅國姓。為東方大族。麗季有尚衷者。以直節(jié)著。稱潘南先生。入本朝有諱訔。事太宗大王官至左議政。寔公七代祖也。曾祖曰林宗。僉知中樞府事。祖曰兆年。吏曹正郎??荚唤B。司諫院司諫。妣曰洪氏。南陽望閥。寺正士俯之女。大司憲興之孫。正郎公與金濯纓驲孫游。為世名人。司諫公胚胎前光。休有令聞。早就樸松堂英學。既列諫官。斥金安老奸不可用。遂擠擯以終。有五男。第二曰潘城府院君應(yīng)順。誕生懿仁王后。是為宣祖大王元妃。以潘城之貴。追崇三世。贈僉樞吏曹判書。正郎左贊成。司諫領(lǐng)議政。其世德有如此者。公即司諫公之第四男也。五歲而孤。洪夫人提至都下。尋師請業(yè)。日有浸灌。稍長樞衣于成東洲悌元,李
履素
仲虎。
履素
期以遠到。以詩勉之。公亦依歸焉。中己酉司馬,甲子明經(jīng)科。選補槐院。序升著作。薦史職。授檢閱,待教,奉教。轉(zhuǎn)典籍,監(jiān)察,禮,刑,兵,佐郎,正郎。正言,持平,獻納,掌令,司諫執(zhí)義,司成,司藝,內(nèi)贍,奉常,宗簿僉正。司仆,禮賓寺,尚衣院正。議政府檢詳,舍人而或再或三或?qū)腋Hf歷丁丑。階通政承政院同副承旨。戊寅。躋右副。丁內(nèi)艱。制除。復拜承旨,工,戶,刑,兵參議,參知。在政院也。有為李贊成珥明其被捏。僚席有丑正者格而不納。公以言路不可閉。輒引去壅蔽者。竟得罪。己丑。特命嘉善兵曹參判。先是。吏曹缺參判。有旨廷舉。諸議皆舉公。尋有是除。人情翕然。庚寅大司憲時。有一大臣辭連逆獄。失對陷重罟。公冤之。因控辭陳其說。仍解憲職。識者多之。移戶曹參判兼同知義禁府事。壬辰夏。島夷入寇。薄都城。宣廟西狩。公以禮曹參判兼副總管。與小子兵曹佐郎東亮扈駕。駕。至博川。報寇迫。宣廟定計渡遼。留東宮監(jiān)撫。公受命往東朝。佐郎將隨大朝渡遼。倉卒去就。俱不失大節(jié)。有古人所難能者。渡遼之議俄寢。公追詣義州行在。拜大司諫。凡有風議。務(wù)持大體。由工曹參判遷大司憲。病免。留扈坤殿。乙未還朝。拜刑曹參判。丁酉倭復逞。坤殿出次遂安。公以中樞從之。戊戌七月。疾終于遂安郡僑舍。公生于嘉靖庚寅。享年六十九。訃聞。宣祖大王賜吊祭。恩恤有加。歸葬于楊州金村里先夫人墓次。公忠實恬靜。慎重和厚。仁于宗族。信于朋友。官無尊卑。必思恪龔。事無巨細。必要其當。自以屬托肺。唯退讓謙遜肫肫也。公兄參判應(yīng)男。負當世重望。一時名流。多出其門下。間有自衒者。每嘆曰。吾弟絕無此習。吾所敬也。出無芬華之樂。入無妾媵之娛。家人生產(chǎn)衣服飲食。與布衣時無大異也。獨喜書籍不去手。多識國朝往事。語子弟。子弟能世之。該洽若掌故然。洪夫人年八十猶康寧。左右就養(yǎng)無方。及卒。居廬致毀。以弱不能前喪。追慕愈篤。伯兄牧使應(yīng)川。教諸弟甚嚴。公父事之。自少至老。終始毋怠。一門式之。自公之子弟及諸從昆弟姊妹侄孫。亦莫不觀感濡染。世有戚疏。服有遠近。而咸視如同胞。稱世敦睦者。以樸氏為首。至比之萬石君家云。公之德行。既足型范。而又得林夫人為之配。林善山大姓。曾祖秀縣監(jiān)。祖遇亨。考九齡別坐。妣樸氏世干之女。辛卯七月生夫人。德性天啟。八九歲事親已有道。必日夙興。戒婢使治滫瀡。甘旨酏粥奉父母。父母奇愛之。委以內(nèi)政。凡有賓客。折俎列豆。夫人實尸之。伯父石川恒曰。興吾門者。必此女。當?shù)靡患咽颗渲?。故司諫樸公第四男最賢。必能食其德??涉乓?。作詩邀之。卒以歸公。既歸。以事父母者事姑。以友兄弟者視妯娌。舉歡然心服。公久滯縫掖。家漸旁落。夫人克內(nèi)相。卒有立。逮公貴顯。不以貴顯故加殖。以德居貴。以仁居富。鄰有李判書友直游于酒。人乎清貧與公等。更相善也。兩家共稱貸。有無相赒。一里人皆慕之。俸入。公不私于家。分而班于族黨。割騶直與寡姊終其身。夫人不靳。固從以助之。有孤窮者。育之如己出。且有藻鑒。中表諸族。一見畢知其人長短。壽夭貴賤不爽。三子皆以文學進。繼鑠科第。其季以郎署從上于艱。際遇超遷。歲中拜上大夫。未幾晉秩亞卿。公與夫人盈滿是懼。憂形于色。及公卒而夫人在世。二男連典大州。迭奉雕軒。盡其榮養(yǎng)。其季益貴。重策勛封錦溪君。為養(yǎng)為平安觀察使。其仲方牧黃州。地距三飧。夫人來往有煒。備極志物之享。舉世艷稱其福祿。而顧夫人常兢兢戒其已康。丁未秋。從仲子出守忠州。嘗病革。今上遣太醫(yī)往救。且令本道續(xù)馳奏病狀。異數(shù)也。戊申冬。竟不起。享年七十八。錦溪以陵官守穆陵。上特許奔喪視窆。命兩道觀察使庀其喪。自上賻賚優(yōu)厚。東宮若諸王子皆賻。翌年春。祔葬于公之塋。用錦溪推恩。贈公爵上公。封夫人貞敬夫人。哀榮盡矣。生四男一女。東尹副率。先公歿。東說黃海道觀察使。東望永興府使。東亮即錦溪也。女縣監(jiān)鄭蕙衍。副率娶別坐許思益女。生男女。男淙。女權(quán)瀷。觀察使娶同知申橃女。生三男二女。男濠。次潢,渟。女尹順之生員。李行遠文科。永興娶士人盧守謹女。生二男。長潾。次瀏。錦溪娶承旨閔善女。生四男三女。長?。尚宣祖大王第五女貞安翁主。封錦陽尉。次漪,濰,澬。女長李明漢文科。馀幼。欽嘗聞公一家言。夫人少時在南中。遭乙卯倭變。泛海避兵。船發(fā)而賊至。有二婦人攀船號哭。求活甚急。舡人拒之。夫人力救生之。周其餓乏。與同寢處。二婦人竟得全。賊平泣別。拜祝而去。聞?wù)呗枃@。壬辰之亂。夫人避峽中。一日有人呼曰。賊近矣。速避之。夫人遂移去。同行者至有闔門齒刃。而夫人家獨脫。人謂積善之報。豈非然哉。欽是公疇昔床下人也。記公德宇寬龐。持履質(zhì)愨。夫人又能匹休媲美。公之諸子。舒翹揚英。聲實并茂。內(nèi)外諸孫。鵠峙鸞停。五福駢臻。令聞克終。詎無自而致之哉。公之卒今二十年矣。世道變遷。人事糾紛。興懷于長德君子。尤何如也。欽固椎不文。惡能不朽公哉。而觀察諸公乃以兄弟之義見屬。不敢辭而以銘。銘曰。
不畸于人,不畸于天。
所履者祥,所享者全。
而推其馀,而舁之后。
以亢其宗,子姓乃阜。
維海之大,必源于河。
維根之深,聿鬯于柯。
漢之萬石,唐則鳴珂。
存順歿寧,共兆同塋。
有來百世,無毀無傾。
埋文殉地,我銘以貞。
創(chuàng)得齋即事
(乾隆癸丑)
清 ·
弘歷
尋棧下玉峰,降自較升易。
以此絜矩之,萬事皆可譬。
貧者望富難,富每忽貧致。
少而老一瞥,老還少那遂。
到齋更有會,甲戌額兩字
⑴
。
題名本無心,孰知佳兆示。
準部及回疆,金川臺灣地。
緬甸與安南,歸順前后至。
即今廓爾喀,叩貢加恩暨。
凡此胥創(chuàng)得,十全近著記
(
自齋
成后平定伊犁者二回部者一金川者二臺灣者一緬甸者一安南者一并近年廓爾喀兩次降順遂獲武功十全詳見上年所著十全記顧此題額儼成佳兆)
。
回思匪予功,額手邀天賜。
溪齋與有榮,顧名爰思義。
戒滿有良言,敬惕兼慚愧。
⑴ 齋成于甲戌年彼時以創(chuàng)得顏額亦未料后日屢有拓土開疆之事也
共 10 首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