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劉應(yīng)麒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安慶府桐城人,字希古。隆慶二年進(jìn)士,授永康知縣。吏民素多奸黠,赴任后日夜閱案牘判決如流。凡赴控者,即示審期。鄉(xiāng)民裹飯一包,即可畢訟,因呼為張一包,謂其敏斷如包拯。官至陜西布政使。
維基
張淳(1540年—1611年),字希古,號懷琴,直隸桐城縣(今屬安徽省)人。
中國明朝官員。
隆慶元年(1567年)丁卯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十七名舉人。
隆慶二年(1568年)聯(lián)捷戊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五十二名進(jìn)士,被任命為永康知縣。
之前已有七位縣令被當(dāng)?shù)匕傩崭娴埂?div id="elt6axu" class='inline' id='people_45717_1_4_comment'>
張淳到任后,清理積案,使吏民嘆服。
他審判迅捷,鄉(xiāng)民裹一包飯即可結(jié)束訴訟,因此被稱為“張一包”。
這也是稱贊他如包拯一般斷案神速。
后來,張淳以治行第一,原本可以擢升吏部,但因不合首輔張居正意,改任禮部儀制司主事,歷任郎中,因病去職。
七年后,又被起用為建寧府知府。
萬歷十六年(1588年)二月升任湖廣荊岳道副使,不久請告假歸鄉(xiāng)。
二十一年二月起補(bǔ)浙江杭嚴(yán)道副使,期間妥善處理兵士騷亂。
九月升官至陜西臨鞏道右參政。
后致仕歸,優(yōu)游林下二十余年,以耿楚侗、張甑山為師,羅近溪、孫月峰、劉芝陽、李漢峰、張洪陽為友,與方本庵、吳觀我講學(xué)桐川會館,主張躬體力行,不尚虛無。
卒年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