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國彥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5 首
屢約尋精舍,今晨始見招。
編籬深作巷,疏沼暗通潮。
客到苔初破,僧閒暑自消。
漫勞談出世,吾思已蕭蕭。
張公舊池館(昔為蔽竹山居。),今作老禪居。
鍵戶防求畫,臨窗好著書。
綠楊扶更臥,錦莧卷初舒。
聞?wù)f桃花放,武陵溪不如。
五十年前客,重來一邑嗟。
論文悲異代,敘舊得通家。
大宅才新贖,長筵仍舊華。
看君敦世講,歲月未言賒。
⑴ 昔在邑幕閱試牘,于君先世有文字之知。
趁曉催游伴,竹輿嘔啞喧。
削壁望五乳,隱隱辨寺門。
緣壁出汲僧,騰擲疑孤猿。
誰繼憨大師,妙義闡風(fēng)幡。
三嘆舍之去,萬杉停短轅。
當(dāng)徑排古礎(chǔ),驚并石鼓捫。
法界啟北宋,丈室殊弘軒。
昭陵御筆失,潁濱長句存。
香飯分一盂,杉影清心魂。
僧誇槐京字,導(dǎo)我過荒園(寺后有槐京包帚書龍虎字)。
俗書那足貴,乃比玙與璠。
盤礴楓樹下,嘯詠石上蹲。
野翁笆籬外,擁瞰頭如黿。
秋暑酷未退,何時雨翻盆。
行將挹飛瀑,庶滌胸中煩。
哭培兒三首 其二 (辛未) 清 · 翁方綱
五言律詩
編摩殫午夜,黽勉廿年馀。
紫誥酬兄志,金泥報母書。
張家先子感,國史效忠初(先君每以先姑丈之祖陜西波羅營副將張公國彥全家殉節(jié)恩予蔭襲、未得繕寫全傳為憾。兒修國史時,手錄其傳,歸藏于篋。)。
此段堪追處,翻憐我不如。
⑴ 兒官檢討時,以加級五品貤贈其兄樹端。
⑵ 官郎中時,以加級四品貤贈其外祖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