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于慧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簡介

梁溪詩鈔
字行之,號玉溪,無錫人。
嘗筑錫谷堂于慧麓,自號錫谷老人。
著有錫谷詩文集。
碧山十老之一。
明詩紀(jì)事·丙簽·卷十一
懋字行之,無錫人。有《錫谷集》。碧山十老之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97—1670 【介紹】: 清僧。明末清初江南江寧人,俗姓郭,字豁堂,號菽庵、藕漁、耦馀,別號南屏隱叟。明亡后為僧,住西湖凈慈寺。詩畫俱佳。有《屏山集》、《同凡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九五
正嵓,字豁堂,馀姚人。杭州凈慈寺僧。有《同凡草》。
清詩別裁集
字豁堂,浙江仁和人。著有《同凡草》?!鸹硖脟兒鬄樯?,嘗云:“人非金石,立見消亡,不若逃形全真,自游方外?!痹姸?,王新城尚書目為湯惠休、帛道猷之流。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十二
釋正巖,字豁堂,亦號隨山,姓郭氏,仁和人。
夙秉異資,不近莙膩,長無俗緣,息絕塵念。
落發(fā)稟戒,三德同具。
絜己親師,積功劬學(xué)。
博通世典,綜貫三乘,匯眾派以同流,悟大化之無盡。
力崇正法,見推耆宿。
參三峰于凈慈,略呈所見,三峰曰:“依識解為超生死根,猶北適南轅,我無此逐日長進(jìn)之禪。
”自是,頂伽脫盡,睛翳消除,自甘澹泊,智刋情亡。
一生蕭散,不接權(quán)貴。
蘆花泛月,響震魚龍,屐齒登山,春歸奚錦。
迨廢宗之詿誤,致法席之零丁。
運(yùn)屬明夷,咎來元妄,從容就逮,振錫圜門,勸化無方,感悟羈囚,道幽益顯,化火宅之兇燄,來徒役之皈依。
鬼神呵護(hù),頓見吉祥。
天龍回翔,永圍法座。
紳衿崇仰,檀越追蹤。
頻來問訉之書,更滿入山之屨。
巖乃睹白云以高臥,侶浮鷗而賦詩,一任蘧廬之化,永矢物外之情。
方擇地以終休,意泊然而委順。
以康熙庚戌七月二十日示寂,壽七十四,臘五十五。
所著語錄、拈頌、啟疏、詩偈、雜著若干卷。
得法弟子十有五人。
建塔于慧日峰左,名曰宏濟(jì)。
越明年,其徒戒青為之行狀,乞馮溥銘焉。
文詞華麗,見于寺志。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七
釋方志,字觀如,姓馬氏,海陵人。
少持素,抵洛伽,回參上竺,夙緣有待,因于竺之雨山居,投歷庵為之薙染。
萬歷庚子,竹亭、無塵、雨山、伴云率合寺,請歷庵建禪堂。
志勠力勷事,嘗持銀十六兩,走龍游,更募助得材四百馀株,又乞榷關(guān)免稅。
舁歸,畚筑擔(dān)負(fù),與眾不殊。
往聽云棲似空講《楞嚴(yán)》,歷庵促歸,志念大事未明,辭游南都、五臺,遍悉禪講。
乙巳回竺,聽明宗講《法華》于宋園,而歷庵以禪堂付僧自然,志亦為之輔。
明年,臺山澄方大師同內(nèi)監(jiān)張然,送御藏至昭慶,與志晤,深相契合,比于函蓋。
戊申得古心律師大戒,即請澄師,自《華嚴(yán)》而下,所流通法寶,于竺遍演。
福田事,咸力主之。
閱藏齋僧,尤為恒課。
送澄師北上,返于楓嶺之陰,造中印庵以供地藏。
甲寅冬,碧海昭陽李公請說《金剛》、《法華》于慧照寺,泰州梁垛諸處,四期講香相接,道化盛矣。
丁巳,澄師登皇壇,志為阿阇黎,受神宗賜紫,又受光宗賜紫,大小衣服十一襲。
天啟乙丑,說皇戒,再受慈圣賜紫及金冠,密旨弘經(jīng)。
崇禎庚辰,回竺注《法華正旨》竟,即受徑山請,主席三載。
甲申冬,至泰州,修西山寺。
清順治戊子,應(yīng)撫院陳公,講《華嚴(yán)》全部,逾年而畢。
己丑冬,就杭之慧林說《法華正旨》。
庚寅夏,還竺,復(fù)講是經(jīng),期終,疾作,歸中印庵。
以順治七年七月二十六日示寂,別眾偈曰:七十八年幻夢中,奔馳南北走西東 。
還歸天竺靈山國,統(tǒng)照元來色即空。
得法弟子野松、松門、恒觀、野管、玄聞、隱生、清白、石田、道燈、見明、朗生十一人。
荼毗,塔于中印山麓。

人物簡介

個人簡介
陳柱(1890—1944),字柱尊,號守玄,廣西北流人。
著名史學(xué)家,國學(xué)家,師從唐文治。
曾任教于中央大學(xué)、交通大學(xué)上海分部。
陳柱勤于國學(xué),博聞強(qiáng)記,根基厚實(shí),精于子學(xué),一生著作等身,五十余年著述九十余種,議論遍及經(jīng)史子集四部,實(shí)不多見。
 他也是南社重要詩人其詩作集為《待焚詩稿》,并有《守玄閣詩集》若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