⑽ 噬臍:猶言自噬其臍,比喻后悔莫及?!蹲髠鳌でf公六年》:“亡鄧國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圖,后君噬臍?!倍蓬A注:“若齧腹齊,喻不可及也?!?/div>
⑾ 蜀關:即劍門關,在今四川省劍閣縣北。元稹元和四年入蜀,未經劍門,此泛指入蜀之通道。關,蜀本、盧本、楊本、全詩作“門”。
⑿ 青泥:驛名,在青泥嶺?!对涂たh志·山南道三·興州·長舉縣》(卷二二):“青泥嶺,在縣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東,即今通路也。懸崖萬仞,山多云雨,行者屢逢泥淖,故號青泥嶺?!痹∪胧?,并未行經此處,僅“聞名”而已。
⒀ 狴:獸名,形似虎,有威力,常圖其形于獄門,故以之代牢獄。
⒁ 閶闔:傳說中之天門?!冻o·離騷》:“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蓖跻葑ⅲ骸伴嬯H,天門也。”
⒂ 銀城:《北堂書鈔》卷一五八:“《大志經》云:‘大意初入海中,至白銀城,次至黃金城,次至水精城,次至琉璃城,龍王各與明月珠。”蕊珠殿:道家、道教經籍中神仙所居之仙宮,亦指道教宮觀建筑。《真靈位業(yè)圖》中有太和殿、寥陽殿、蕊珠宮。
⒃ 玉版:指上有圖形或文字、象徵祥瑞或預示休咎之玉片。
⒄ 綈:厚實光滑且有光澤之絲織品,以蠶絲為經,棉線為緯織成。
⒅ 真:道教稱修煉得道或成仙之人?!墩f文·匕部》:“真,仙人變形而登天也?!?/div>
⒆ 荑:初生茅草之嫩芽?!队衿げ莶俊罚骸败?,始生茅也?!薄对姟ばl(wèi)風·碩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div>
⒇ 《云韶》:云指《卿云》,古歌名,傳說虞舜將禪位于禹,卿云現(xiàn),乃與百官同唱此歌?!渡袝髠鳌肪矶骸八礊橘e客而禹為主人……于時卿云聚,俊乂集,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编嵭ⅲ骸扒?,當為‘慶’?!鄙?,舜樂名?!墩f文·音部》:“韶,虞舜樂也?!辩H戛:猶鏗金戛玉,形容音樂洪亮動聽。
(21) 袿:古代女性所穿之上等長袍?!夺屆め屢路罚骸皨D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廣下狹,如刀圭也?!碑呫涫枳C:“上服,上等之服也。”
(22) “桑田”句:晉葛洪《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于往昔會時略半也,豈將復還為陵陸乎?’”
(23) 虛皇:道教神名。南朝梁陶弘景《許長史舊館壇碑》:“并證心清,俱漏身濁。離有離無,且華且樸。結號虛皇,筌法正覺?!?/div>
(24) 虹蜺:亦作虹霓,雨后、日出或日落之際,天空中所出現(xiàn)之七色圓弧。虹蜺常有內外二環(huán),內環(huán)稱虹,外環(huán)稱蜺。
(25) “獲麟”句:魯哀公十四年獵獲麒麟,相傳孔子作《春秋》至此而輟筆?!洞呵铩ぐЧ哪辍罚骸按?,西狩獲麟?!倍蓬A注:“麟者仁獸,圣王之嘉瑞也。時無明主出而遇獲,仲尼傷周道之不興,感嘉瑞之無應,故因《魯春秋》而修中興之教,絕筆于‘獲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為終也。”
(26) “豢龍”句:豢龍,古代名馬。《左傳》:“昔有飂叔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耆欲,飲食之龍多歸焉,乃擾畜之以服事舜,舜賜姓曰董氏,曰豢龍。醢:古代酷刑,將受刑者剁為肉醬。此泛指剁為肉醬。臡:有骨之肉醬,此泛指肉醬。
(27) “鳳皇”句:《莊子·秋水》:“(鹓雛,即鳳凰)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div>
(28) 麛:幼鹿?!抖Y記·內則》:“秋宜犢麛,膳膏腥?!标懙旅麽屛模骸胞?,鹿子也。”
(29) 比:相接。《漢書·諸侯王表》:“諸侯北(比)境,周市(幣)三垂,外接胡越?!鳖亷煿抛ⅲ骸氨戎^相接次也?!?/div>
(30) 暌:分開,有距離?!豆沤耥崟e要·齊韻》:“暌,《玉篇》:違也,日月相違?!?/div>
(31) “金張”句:金張,漢代金日磾、張安世之并稱。二氏子孫相繼,七世榮顯,后以為顯宦之代稱。
(32) “于陵”句:于陵,戰(zhàn)國時隱士,或謂即齊人陳仲子?!妒酚洝斨龠B鄒陽列傳》:“于陵子仲辭三公為人灌園?!迸狍S集解:“《列士傳》曰:‘楚于陵子仲,楚王欲以為相,而不許,為人灌園。’”司馬貞索隱:“《孟子》云陳仲子,齊陳氏之族,兄為齊卿,仲子以為不義,乃適楚,居于于陵,自謂于陵仲子。楚王聘以為相,子仲遂夫妻相與逃,為人灌園?!?/div>
(33) “在梁”二句:《詩·曹風·候人》:“維鵜在梁,不濡其翼?!编嵭ⅲ骸谤Y在梁,當濡其翼,而不濡者,非其常也。以喻小人在朝,亦非其常?!薄痘茨献印m真訓》:“譬若鐘山之玉,炊以爐炭,三日三夜而色澤不變,則至德天地之精也?!庇裨诨鸲蛔?,喻君子堅守其操守;鵜在梁非其常,喻小人暫時得志。
萬水千山來此土。
本提心印傳梁武。
對朕者誰渾不顧。
成死語。
江頭暗折長蘆渡。
面壁九年看二祖。
一花五葉親分付。
只履提歸蔥嶺去。
君知否。
分明忘卻來時路。
萬邦圭組倏來同,別駕高車自閬中。
□績明庭又西首,幾回清夢禁城東。
宦海悠悠兩鬢星,相逢無復嘆浮萍。
名家令侄中丞是,于我猶能眼倍青。
岷峨西望郁蒼蒼,朝客歸驂興轉長。
滿地桑麻公事簡,屏車星劍與翱翔。
陵州有節(jié)婦,阿桂身姓王。
厥父名會禮,髫年訓義方。
出嫁韓承業(yè),青衿白面郎。
伉儷如膠漆,自比雙鴛鴦。
刺繡春宵暖,辟纑秋夜涼。
井臼躬操作,顏色奉姑嫜。
名滿鄰人口,賢哉窈窕娘。
承業(yè)向彌留,手自撫靈床。
好往不須怖,死者寶寧康。
平生托寸心,賤妾敢遺忘。
不久即追晤,與君相扶將。
既暝一長慟,七日絕水漿。
阿母勸之食,未忍負高堂。
終不御鹽醯,朝夕惟淡湯。
開我東間閣,倒篋復傾筐。
珍珠雜翡翠,羅列錦云裳。
分遺諸妯娌,庶幾永相望。
依依守素旐,三餐薦旨香。
卻略再拜跪,齊眉進酒觴。
皈心佛位下,喃喃達五更。
或憫其愁苦,或笑其癡狂。
夫人都不知,塞耳去洋洋。
荏苒日復月,朽骨宜歸藏。
計期已迫促,夜起辦嚴裝。
竹釵麻作屨,斬衰稱體量。
懷探尺素書,置在案中央。
擬題曰守志,斐然成篇章。
明鏡壓其上,雙珠分兩旁。
出至室東隅,露地承天光。
藉用舊蘆席,趺坐委绖攘。
揮手謝家人,不得作驚惶。
屏氣靜俟之,須臾烈火張。
自頂下及踵,紅云映寶妝。
體如玉玲瓏,較比金鐵剛。
小院滿氤氳,煙焰殊馥芳。
衣服既凈盡,蘆席乃不傷。
相界若蓮花,又若觸琳瑯。
觀者千萬眾,稠疊成堵墻。
太守從南來,五馬立徬徨。
亦有衛(wèi)司馬,牙纛豎旗槍。
低頭各嘆息,匍匐救其喪。
火蓮席下土,爭取療災殃。
土到病即愈,此窟如池塘。
乃翁韓紳氏,收骨入幽房。
雙柩遂齊發(fā),合葬城東岡。
神宗戊子歲,距今八十霜。
間從好事者,鄴架理縹緗。
得其手書讀,纚纚萬言長。
非偈亦非詩,敘次頗周詳。
大抵謂吾心,出入本何常。
一獲即須鎖,不可使之飏。
幸無兒女累,年已三十強。
信為萬行母,聊用挽頹綱。
斯言類有道,敢不拜其昌。
人生娶此妻,何必貴姬姜。
高冢今猶在,連理樹成行。
魂兮風雨夜,仿佛歸故鄉(xiāng)。
蜀亂先天下,高秋井絡昏。
惟天能設險,一路未招魂。
猿鳥疑何極,蛟龍氣獨尊。
少年都不賤,江上已無村。
按:蜀負天險,朝命莫及,是用羈糜之謀,遂成割據(jù)之局。然群龍無首,各不相下,急則相合,緩則相圖,以利為的,地理人性然矣。民九辛酉,劉湘犯鄂,上將軍吳公佩孚受命西征,師至巴東,克之。湘既敗,公弗利其土地,使川人治川,重用楊森,資其力以制諸將,復以黔軍袁祖銘駐重兵重慶以監(jiān)之,如得數(shù)年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