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翰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5 首
去年中秋節(jié),鄰州正弄兵。
羽檄方四馳,酒觴難一傾。
今年當(dāng)此日,往事久已平。
不但櫜弓矢,又復(fù)見豐登。
桂魄十分滿,暮容千里晴。
節(jié)物向人好,江山入眼明。
群峰翠靄郁,靜練秋光澄。
霜竹裂石響,焦桐號鐘清。
嶪嶪高臺上,飄飄欲云凌。
矯首宇宙寬,顧影塵滓輕。
今夕定何夕,此身非幻身。
謂言坐中客,不飲若為情(清陳汝禎同治《廬陵縣志》卷五三)。
題永興寺雙羅漢樹 宋末元初 · 劉辰翁
五言律詩
勝游重過日,雙鬢已如秋。
古樹連云干,蒼枝傍日浮。
陰垂先代影,僧似六朝幽。
翠蘚橫鋪地,相貪竟日留(清陳汝禎同治《廬陵縣志》卷五四)
扁舟昨向城西泊,縹緲飛樓表黃鶴②。
仙蹤杳杳不可尋,萬里清風(fēng)振寥廓。
濱江石壁本天鑿,內(nèi)方大別相聯(lián)絡(luò)③。
春濤帶雨濺漁磯④,秋月?lián)u波明佛閣⑤。
縱觀八極展眉峰,朗吟一曲諧商宮⑥。
煙開芳樹鸚洲出⑦,云沒飛甍鳥道通⑧。
高明豈在壯形勝⑨,虛曠時復(fù)觀民風(fēng)。
長衢花柳走稚子⑩,破屋蓬蒿坐老翁。
今古登臨總英彥,東西南北平分半。
江湖廊廟感希文⑾,莼菜鱸魚思張翰⑿。
鳳山先生天下豪⒀,平生仰止今方見⒁。
青天白日照丹心⒂,窮谷深山驚鐵面⒃。
文章孔氏得其傳⒄,法律漢庭稱老練⒅。
甘棠幾樹直樓陰⒆,霜干虬枝拂層漢⒇。
【校注】 (1)中丞秦公:即秦金。中丞為御史臺長官,明代改置都察院,以副都御史巡撫各省,亦稱中丞。 (2)表黃鶴:矗立于黃鶴山頂。 (3)內(nèi)方、大別:皆山名。內(nèi)方,即章山,在今湖北鐘祥縣西南?!稌?禹貢》:“導(dǎo)蟠冢至于荊山,內(nèi)方至于大別。” (4)漁磯:即黃鶴磯。 (5)佛閣:即觀音閣。 (6)商宮:即宮商,泛指音律。 (7)鸚洲:即鸚鵡洲。 (8)飛甍:指黃鶴樓高聳入云的飛脊。高聳的屋脊。鳥道通:謂樓閣高聳入云,飛鳥可以從中穿過。 (9)高明:高而明亮的處所,指樓觀?!抖Y記·月令》:“仲夏之月…… 可以居高明,可以遠(yuǎn)眺望?!编嵭ⅲ骸案呙?,謂樓觀也?!贝颂幹更S鶴樓。 (10)長衢:長街。 (11)江湖句:范仲淹《岳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毕N?,范仲淹之字。借指李東陽。 (12)莼菜:一名水葵,生于江南水鄉(xiāng),莖及葉柄可食。鱸魚:產(chǎn)于近海,體扁頭大,巨口細(xì)鱗。張翰:字季鸞,晉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市)人。曾在齊王司馬囧幕任大司馬東曹椽?!稌x書·張翰傳》:“因見秋風(fēng)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13)鳳山先生:秦金之號。 (14)仰止:仰慕。《詩·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15)青天白日:喻為人清明,心地明達。《朱子全書·諸子》:“若孟子則如青天白日,無垢可洗,無??伤??!?(16)鐵面:即宋代鐵面御史趙忭,借指秦金。 (17)孔氏:孔子。 (18)法律句:漢律為歷代所尊崇,故以此頌揚秦金。 (19)甘棠句:甘棠即棠梨樹,本為《詩·召南》篇名。相傳周武王時,召伯巡視南方,曾于甘棠樹下裁決民訟,民眾賦《甘棠》一詩贊美他。后世遂用來稱頌地方官的德政。直,同“值”。當(dāng),臨。 (20)虬枝:指甘棠老樹盤屈的枝干。層漢:重霄,高空。 這是作者為秦金次韻李東陽詩作的和詩,當(dāng)作于任御史時。作者同秦金在黃鶴樓初次會見,讀到了東陽寄懷之作及秦金的和詩,故而步韻與秦金唱酬。詩中既感念李東陽的功成身退,又以更多的篇幅,贊揚秦金的文才和德政,可謂稱頌得體,恰如其分。
冠蓋傾城擁使車,柳深花暗重躊躇。
旌搖日月明淮水,帳卷風(fēng)云接楚墟。
春饌正宜供竹筍,秋羹何用嘆鱸魚。
樂羊不廢中山績,漫有文侯滿愜書。
日夕系蘭橈,山城圍??h。
嵐光互明滅,水霧遞隱見。
涼月鑒廣原,靈飆振方甸。
幽人抱遐心,踟躕夜將半。
仰觀河漢流,俯察昆蟲變。
側(cè)聞哀鴻音,攜手淚如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