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安金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1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永平 其六 明 · 成伣
五言律詩
開門作寶坊,緇侶亂成行。
邃殿安金狄,深宮拜玉皇。
紛紛幡影亂,冉冉篆爐香。
薄俗爭趨仰,虛無不可詳。
游仙詩 其六 明 · 沈鍊
五言律詩
巍巍秋梁子,靈氣在人間。
混世安金鼎,和光駐玉顏。
鳳驂誰與并,龍駕詎能攀。
擬落周唐際,真能煉九還。
側(cè)徑縈崖入,虛空小洞銜。
雪飛初夏瀑,煙鎖半晴巖。
煉藥安金鼎,藏書發(fā)石函。
仙杯才共泛,未許素云緘。
投贈情多句更新,披吟還愧鄙夫身。
只緣沈病歸田急,敢道清時林下人。
相思千里歲華新,云樹悠悠兩地身。
涵養(yǎng)定知深有得,他時倘許啟吾人。
按:謹步高韻。錄奉案下。非但為詩。用答前詩后書之意而已。幸一笑和教。
黃鶴樓 明 · 郭正域
七言律詩
黃鶴高飛去不留,丹梯縹緲鎖丹丘①。
遙連瀛海三千界②,似接神仙十二樓③。
滿眼帆檣飛漠漠,一天煙樹晚悠悠。
卻嫌李白少情思,不肯題詩在上頭。
【校注】 (1)縹緲:高遠貌。李白《天門山》:“參差遠天際,縹緲青霞外。”丹丘:神話中神仙之地,晝夜長明。《楚辭·遠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舊鄉(xiāng)?!?(2)瀛海:謂大海。《論衡·談天》:“九州之外,更有瀛海?!眰髡f中神仙之山瀛州、蓬萊、方壺皆居海中,故以瀛海為神仙所居。三千界:即佛語之三千大千世界。據(jù)《智度論》七《釋氏要覽·界趣》,以須彌山為中心,以鐵圍山為外郭,是一小世界;一千小世界合則為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合則為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合則為大千世界,總稱三千世界。白居易《春日題乾元寺上方最高峰》:“危亭絕頂四無鄰,見盡三千大世界?!?(3)十二樓:《漢書·郊祀志》:“方士有言黃帝時為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于執(zhí)期,名曰迎年?!庇帧妒抻洝罚骸袄錾较陋M上廣,故名曰昆侖,山三角。其一角正東,名昆侖宮,其一角有積金為天塘城,而方千里,城上安金臺五所、玉樓十二所?!?詩首二句謂黃鶴仙去,遂留此仙樓立于丹丘靈界;頷聯(lián)承上寫此樓與其他仙境遙遙相接,可與之媲美;頸聯(lián)為眼前景象,帆檣漠漠,晚樹悠悠,“滿眼”“一天”,謂所見皆是;尾聯(lián)以太白未曾題詩上頭為憾事,亦為贊嘆風物之佳,鶴樓之勝。
早詣問安金虎門外口號(戊戌) 明末清初 · 李景奭
七言律詩
佳氣蔥蔥繞禁城,明星磊落眾雞鳴。
金門未辨凌云字,玉漏初停報曉聲。
諸彥趨朝珂馬集,老臣憂國鬢毛明。
清秋欲盡身無暇,未向西湖辦一行。
一斛珠 寓言 明末清初 · 李雯
垂陽如幕,看花每恨東風惡。
舞衣雖在薇香薄。
撩亂云鬟,何處安金雀。

天上柳綿吹又落,玉顏已破情如昨。
學時剩有相思約。
今日相思,人倚欄干角。
名祖忠爭日,賢爺孝出天。
承家看節(jié)操,出宰試歌弦。
別路蟬千樹,行裝鶴一船。
東南從此隔,尺素倘相傳。
我來客宣城,宣城地荒僻。
園林少佳境,樓臺無壯覿。
無聊臥三旬,題詩空滿壁。
兒曹相與語,何以慰吾叔。
曰有鰲頭山,此去五里足。
山高入青冥,下俯馮夷宅。
如欲暢幽憂,舍此將奚適。
聽此高興發(fā),飄飄滿海岳。
夜臥喜不寐,晨起促朝食。
鞴馬將欲行,晴天忽陰黑。
仲氏挽我言,盍亦他日卜。
答云興已發(fā),飛動不可抑。
假令中途返,猶勝晝臥宿。
舉首占天色,強言雨不作。
館客攜鄭生,兩侄偕博億。
三人徒步從,少年誇健腳。
官吏候津頭,扁舟已待泊。
舍馬登舟坐,舟中殊不窄。
盧生追后來,招招立岸側(cè)。
回舟與具載,許作登龍客。
舟發(fā)盧亭下,此時寒潮落。
舟輕順流去,不待風帆力。
閃閃兩岸走,漸失藥山麓。
江邊有古墓,借問誰家域。
明堂鐘奇氣,松翁挺殊特。
清宵動鼓吹,將軍死有魄。
瞥過烽燧臺,臺高幾百尺。
自此舟愈駛,去去入寥廓。
中流始四望,江光浩無極。
風恬浪不起,瑩如琉璃薄。
時時雨腳墜,微看細紋蹙。
慘憺蛟龍室,帖然如平陸。
安得凌波襪,步步踏空碧。
天邊兩三帆,杳如孤鳥翼。
華山趁我來,依然聳三角。
蒼顏回首接,如得親朋握。
舟人盡狂叫,鄭生尤雀躍。
忽念垂堂戒,俯仰還怵惕。
萬一飆風去,安危未可測。
再三語長年,何不緣隈隩。
長年不我聽,歌笑意自若。
舟到山回處,忽見青峰矗。
草木蒙其上,蔚若云霧積。
齊言鰲頭是,指點意益促。
江流抽一枝,屈曲圍山腹。
其廣可方舟,吐納為潮汐。
回棹謝空闊,逶迤入深谷。
苔石張翠屏,蒼藤蔭喬木。
青林掩映中,縹緲飛甍桷。
雞犬響云間,無乃神仙屋。
高高雙石柱,似聞遼陽鶴。
曠蕩湖海胸,瀟灑溪山目。
以扇扣船舷,谷應如酬酢。
高低有妙韻,可以當絲竹。
溪窮齊下船,我馬來如約。
騎馬入深林,山徑何逼仄。
林間百種實,早秋猶未熟。
可愛甘棠樹,燦燦朱顆赤。
只緣路旁生,多被行人摘。
遲遲信馬行,繚繞三百曲。
秋草與人齊,路暗不可識。
登登山半腰,回顧心神戄。
來時立馬地,忽成千仞壑。
行到古城址,磊塊多積石。
仆云不可騎,飄然振一策。
飛登上上頭,輕風生兩腋。
云是祭天所,上有壇墠辟。
胡為缺掃灑,蕪沒生荊棘。
諸子由捷徑,謂應鞭先著。
及來無人跡,但聞鳴寒雀。
坐久語聲聞,相攜來絡續(xù)。
面上汗翻漿,喉間牛喘息。
問君來何晚,吾已坐煖席。
君言路險惡,難于上巴蜀。
始信古人言,不達由欲速。
博也最后來,大蛇當頭伏。
多幸免遭嚙,聞之亦駭愕。
列坐芳樹下,廓然騁遐矚。
此山信崔嵬,青天頭可觸。
臨津出朔峽,涬湖來漢北。
邂逅于此間,彌漫成巨瀆。
譬如萬國使,春秋執(zhí)玉帛。
中路忽相逢,與之朝上國。
廣矣無涯涘,淵乎難測度。
其中何所有,蜿蜒蛟鱷族。
嵯峨雪山齒,玲瓏水晶閣。
安得通天??,燃向波心燭。
但恐六鰲怒,振頭山漂溺。
八方漕運船,此中咸湊輻。
每當春夏間,相望含艫舳。
乃是國要害,如門有長棫。
西風鏡面澄,水天同一色。
島嶼時點綴,往往如棋錯。
秋葉間青黃,浦煙起孤白。
磯頭兩釣翁,手中竿籊籊。
蒼翠四面來,遠巒環(huán)簇簇。
橫抹如蛾眉,峻拔若釰戟。
菀彼松岳山,山勢何盤礴。
赫業(yè)五百年,王氣今蕭索。
瞻彼磨尼峰,上有愁云驀。
傷心丙子事,欲說氣填臆。
慘慘甲津潰,烈烈南門灼。
平生丈夫淚,臨風灑一掬。
安得倚天釰,直跨長鯨斫。
呼兒覓酒來,有酒無杯酌。
倒壺欲仰飲,還嫌近野樸。
山果數(shù)三介,聊以渴喉沃。
忽然山四暗,天際云陰駁。
急雨渡海來,其勢如霹靂。
波浪中蕩潏,恍惚如挐攫。
凜然難久臨,魄動毛灑淅。
況我無油衣,何以備淋瀝。
汲汲呼儔侶,忙忙歸路覓。
旋踵才數(shù)步,頭上雨已滴。
須臾勢益猛,霈若河裂坼。
譬如戰(zhàn)敗士,倒戈鳥獸匿。
追騎背后急,左右集鋒鏑。
藁席當蓑箬,那能免滲漉。
馀人皆露立,衣冠如沐浴。
蒼黃走山蹊,顛倒多窘迫。
野徑泥更深,褲襪潑濃墨。
相看如奇鬼,寒凜肌又粟。
所幸行人絕,免他笑手拍。
暫就野店歇,席門如穴隙。
仍向佛舍去,凈室方暖燠。
小龕安金佛,其前羅床卓。
官人候于此,迎勞相嘆嘖。
濕衣當風掛,泥襪取水濯。
覓杯瀉壺酒,人人飲一勺。
稍稍生顏色,相顧笑噱噱。
朝方汗漫游,晚仍顛頓厄。
始知缺陷累,苦樂相反復。
廚人進午食,饞口頓飽吃。
食罷歸船次,返照還焯焯。
是何天公意,與人多戲劇。
浪靜舟行穩(wěn),晚景更清淑。
江天忽變色,彩虹當晴旭。
起自江中心,上掛天半額。
初疑赤城霞,耀日相閃鑠。
更訝龍飲水,乘云欲騰踔。
水底駭蛟驪,波上驚鳧鶩。
異觀清心目,奇游增一格。
才從險涂出,又此相歡樂。
真同夢中人,片時紛歌哭。
世事多類此,得失何忻戚。
仍思我行初,不信仲氏畫。
及至狼狽歸,靜言多悔怍。
入門應見笑,何以解嘲謔。
不嫌遭沾濕,此虹那易得。
共 1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