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镮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2 首
逍遙詠 其二十 北宋 · 趙炅
七言律詩
大底緣由比類深,能中此道費光陰
若知濁浪澄清水,不達(dá)浮生認(rèn)白金
走作真珠藏妙理,究推神室好相尋
功成穩(wěn)審時間用,變轉(zhuǎn)無窮重古今(原注:一人得其至道,萬人慕其神功。授受將來,轉(zhuǎn)變無盡,古今世代,崇重何窮。)。
按:《御制逍遙詠》卷六
⑴ 原注:修鍊之功,緣由難測,或以日月喻其高遠(yuǎn),或以龍虎喻其雄烈,比類多狀,良謂幽深,
⑵ 原注:世之技藝,習(xí)學(xué)猶難,唯此神仙,益為玄邃,罕聞成集,多費光陰。
⑶ 原注:靈藥未成,混塵慮為濁浪,神井克就,,通浩氣為清波。若知此玄,方造玄景。
⑷ 原注:白金者,云。常子云:陰陽含養(yǎng),妙用通功,真無不至者也。然則顧浮生之速,如隙馬之奔。其或不修丹臺之妙門,而認(rèn)白金為至寶者,世亦有之。
⑸ 原注:鍛鐵镕石,變液通金,蓋玄妙之門。非真仙莫測幽秘之理,藏攝實深。
⑹ 原注:飲沆瀣于丹田,養(yǎng)鉛汞于神室,推究其道,可得而尋矣。
⑺ 原注:畢九轉(zhuǎn)之功,耀五彩之色,濟人益物,安然自成,卻老長生,時有大用。
粵惟嘉靖辛亥,西蜀撫臺巡院既覆覈囚江蕭氏二節(jié)婦行實,以聞于朝。屬者部以例請旌其門,制下有司如令甲。于是東莞令何價詣予,告曰:“價也受業(yè)先生之門,嘗讀《列女傳》,嘆夫名世之賢,蜚英騰茂,雖由父師之訓(xùn),亦必有母教焉?!稌贩Q:‘揆文教,奮武衛(wèi)’,舜禹以來未之或改也。樹德建勛,恒必由茲。仰惟圣天子矢文詰武,和洽萬宇。咨我蕭公,兩巡全粵。其始巡西粵也,芟除巨寇,刻有戰(zhàn)法以訓(xùn)武。今巡東粵,則表章道學(xué)之儒,刻其集以訓(xùn)文。揆焉,因其地也。價得而讀之。循是以觀,其在伯姒,則罔敢知。若皇贈儒人李氏母,其必有教,如定姜之卜征,孟母之勵學(xué),用貽今休。不然,體國闡誠,其何以經(jīng)文緯武。材若此,其速且全邪?”言既跽而請曰:“崇重貞節(jié),表章而樂道之,天衷之公也,夫子既序之矣。惟是旌門之典,皇命有赫,未盡飏言,價也敢固以請?!庇柁o不獲,乃為詩曰:
明昭我皇,敬躋圣神。
允文允武,無競惟人。
拔奇夷難,邁德振民。
丕展彝敘,上明下親。
懿此雙節(jié),伯姒叔娣。
姒固稱賢,娣以子貴。
教子伊何,敦詩說禮。
出入烏臺,表表偉偉。
猗惟蕭公,進思盡忠。
巡彼粵西,有奮元戎。
定姜卜征,馘夫之雄。
百戰(zhàn)奇法,奏此膚功。
復(fù)巡東粵,崇我文教。
表章先儒,是式是效。
孟母勵學(xué),永言克孝。
紹衣德言,猶織之懋。
惟皇允武,公則詰之。
匪母之教,征則匪宜。
惟皇允文,公則崇之。
匪母之教,又孰可師。
文武彝德,既曰母教。
貞節(jié)昭宣,無德不報。
皇錫德音,旌門有誥。
為世作程,于赫斯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