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洪清

共 3 首
① 李公識。略曰。癸卯秋。和陵有修改之役。余忝長禮部。承命奉審。道次淮陽。府伯韓公壽民為設(shè)筵。鲙溪魚酌柏酒。余既愛其邑居清絕。又喜其杯盤潔嘉。留詩曰。山擁重關(guān)險。江蟠二嶺長。風云護仙窟。日月近扶桑。秋鲙銀鱗細。春醪柏葉香。瓜時倘許代。吾不薄淮陽。乙巳。余按圻節(jié)。其七月。聞關(guān)嶺大水。一帶十馀郡官廨民廬。漂沒殆盡。淮陽被災(zāi)最酷。太守僅以身免。余謂此府在嶺脊。官舍去江岸幾百丈。水雖大。必不能淹。置之疑信間。九月。巡到江華。太仆判官李君希干。于煤島得一板馳送。乃淮陽壁上詩也。驚而問其故。則偶于亂槎中得之云。今府伯張君彥忱將行。求記顛末。遂書此。并與詩板而歸之。愿諸公為和章。以為淮陽不朽之盛事。
天東秀句未流傳,海上群靈為護憐。
萬折濤波豈相喻,全歸琬琰故依然。
淮陽不薄洪清謔,瀛島元登領(lǐng)徹仙。
柏酒溪魚吾宿負,只今爭奈已衰年。
江上眺荊江分洪工程 現(xiàn)當代 · 邵祖平
五言律詩
沙市檣烏聚,荊江邑號榮(江陵縣今改稱荊江。)
堤關(guān)司蓄泄,橋洞納洪清(長堤橋洞凡五十四,可自由啟閉。)
是處蒼龍偃,興家白手成。
鐵牛功足紀,云夢敢相爭。
風雨飛趨白帝城,北征今又接東征。
題襟漢上詩先就,挾瑟齊門事屢更。
云夢胸中吞八九,玉漿碗里瀉洪清。
天涯知己圍燈坐,豈獨琴臺孕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