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耿直
相關(guān)人物:
共 50 位
。
共 9 首
辭輦賦
①
明 ·
洪裕孫
① 大提學(xué)姜渾。貫珠于弭玉輦而徘徊。催舉衭而亟升。批云。使司馬遷,班固作之。不能及也。
繄貞吉之悔亡,戒已著于羲易。
伊專靜之淑慎,實后妃之懿德。
每潛念乎風(fēng)化,常自起于衽席。
奉玉體于宴閑,袪佞媚而日飭。
匪徒已之安危,系國勢之興謝。
矧穆穆而高居,兼君父而臨下。
闔八荒而房闥,混黎獻(xiàn)而赤子。
通堪輿而泛愛,無偏黨于彼此。
眄一姬而獨戀,奚睿德之周庇。
謝漢苑之同輦,孰貞愨而寡悔。
韙班嬪于六宮,心冰玉兮蕙茝。
仰鵲巢與采蘩,少恥躬之不逮。
方乾心之思逸,赫后庭之弘敝。
倦細(xì)氈于廣廈,輟萬機(jī)而游賞。
時扈從于下塵,步逍遙而容與。
顧愛隆之踰分,反縮恧而惕慮。
然宸眷之軫念,惜嬋娟之勞邁。
欲相與乎寧處,聯(lián)股裾兮何害。
弭玉輦而徘徊,催舉袂而亟升。
聞天語之繾綣,益小心而凌兢。
用詩禮而自持,斂紅顏而正辭。
曰妾人之愚陋,縱未有此明智。
竊嘗依乎古圖,睹賢君與明王。
無瑰姿之艷逸,唯名臣之在傍。
因想像夫當(dāng)時,必賡歌而吁咈。
貞百度以篤恭,絕纖欲于心曲。
故登世于熙皞,俾各正乎性命。
播佳譽(yù)于無窮,紛至今其炳炳。
矧坤后之尊安,配乾德于居正。
豈幺么之賤骸,敢褻逼于至尊。
專寵幸于此時,雖罔極乎皇恩。
然后日之濫觴,恐由我而發(fā)源。
看不足為斧斤,俑風(fēng)愆則有馀。
邇可遠(yuǎn)之在玆,須慎獨于權(quán)輿。
遂不承乎臚傳,退趑趄而踧踖。
動天顏之儼恪,遽肅然而感格。
嗟侃侃之嘉言,逾烈士之
耿直
。
聊乘閑而進(jìn)規(guī),庶相成之警策。
下自勸其弋鳧,上能歌乎樛木。
噫余職之有分,遍閨化焉難及。
若身勉之纖德,宜盡誠而無斁。
守幽貞而克篤,企彤史之遺則。
肩虞姬兮尚可,望姜后兮不恧。
矌歷世而悠悠,幾治亂之倚伏。
每因?qū)m闥之淑慝,捷于影響之互應(yīng)。
早視朝而勤政,由美肉之肯。
止駟馬之馳驟,自不妄乎登車。
寔支人之懿范,留美談于圖書。
謀馀寵于身后,固前愛于新魚。
洎誑誘以掩鼻,皆臭惡而何論。
嘆婕妤之雅操,并死諫之芳魂。
彼東華之軒冕,甘順旨而售奸。
倘視此而內(nèi)省,寧無赧于兩顏。
避讒邪于增城,又何有于貞潔。
合萬古之妖孽,莫粲者之為酷。
近不遜而遠(yuǎn)怨,茍難化而善蓄。
均朝野之卑尊,各從昵而敗作。
奄禍人之家國,等憸小而汲汲。
自班后之蓋幾世兮,未聞一二于千百。
舉妃嬪兮媵嬙,恒德貞而不忒。
補(bǔ)壺化于皇猷,咸以正而罔缺。
即延祚于悠久,誰中道而夭閼。
慨反覆而歷述,誡蠱惑于艷妾。
秋浦黃公神道碑銘
(并序○別稿)
明 ·
申欽
蓋當(dāng)宣祖大王時。而有剛介直方之臣。曰檜原黃公。公在小官。已峻潔自持。不與世左右。時躓時起。其用未盡究而遺之當(dāng)寧。今上始克大用之。官尊至一品。任重至尚書。名登鐵倦。形上麟閣。竟復(fù)以峻潔自持。不與世左右。罹機(jī)辟卒于累所。訃聞。上震衋教吏部復(fù)官。禮部庀葬。隱卒崇終。典例斯隆。其孤一皓氏既闋衰之三年。來屬欽曰。吾先君之生世也。唯子是友。吾先君之即世也。亦唯曰子吾友。求先君之友。莫易吾子。其不朽吾先君者在子。幸而賴天之靈。官復(fù)葬禮。法宜豎石神道。備列事行。子無辭。欽聞一皓氏之言。涕不勝抆曰。果若公之言。夫公之窆也。欽誄之及今顯刻。其惡敢辭。顧吾質(zhì)亡矣。吾雖文之。其能起公于九原乎。世之知公者一二。不知公者八九。吾雖文之。其能解八九之不知而使之知公乎。二者皆非吾文之所及。則文亦奚為。旋復(fù)自念曰。物議定于一時。人心公于后世。形骸或歿。名德不替。百代在下。文又奚不為。遂序曰。公諱慎。字思叔。號秋浦。氏出檜原。七代祖石奇。事麗官平章。三葉而衡。用櫜鞬起。建功南服。判工曹謚莊武。寔公曾大父也。祖瑗。造紙署別提。考大受。注書。公貴推恩贈別提贊成。注書領(lǐng)議政。檜城府院君。妣郭氏。奉常寺正懷英女。并贈貞敬夫人。議政公種而未穫??埵秤诠9约尉溉尚缟?。神識聰穎。學(xué)語即知讀書。一覽八九行下。十歲而孤。致毀如禮。大夫人孀而窶。待?纑舉火。而不以貧故弛公課學(xué)。公鏃礪澡浴。辨志居業(yè)。弱冠脩弟子禮于成牛溪李栗谷之門。兩先生俱重之。萬歷壬午。成進(jìn)士。戊午。登謁圣試甲科。妙年魁選。聲譽(yù)藹郁。人謂名位日起。而已有媢而擠之者。陸沈散署。初授義盈庫主簿。歷司憲府監(jiān)察,陰竹縣監(jiān)戶曹佐郎。尋薦兵曹佐郎知制教,司諫院正言。言觸時相。宣祖大王不悅。出為高山縣監(jiān)。治理流聞。辛卯。孽臣洪汝諄內(nèi)攀宮禁。外張權(quán)藉。設(shè)罟阱陷一世士。公中其螫。鐫官郊居。翌年壬辰夏。倭寇入都城。宣祖大王倉猝西幸。公在外未及從。從間路奔問。路出伊川。會今上受監(jiān)撫之命。臨次本縣。聞公至。除侍講院司書。秋拜正言。仍綰宮僚。公昵侍書筵。遇事敢言。跡涉權(quán)幸而不避也。事關(guān)君上而不諱也。治亂興亡之兆眹也。錢谷甲兵之當(dāng)務(wù)也。奏陳明剴。期于致用。上倚用恐一日不在側(cè)。癸巳。皇朝兵部右侍郎宋應(yīng)昌以經(jīng)略開府西路。要見我國學(xué)士。以資講說。朝廷以三人應(yīng)之而公與焉。侍郎亟稱公曰。端重誠愨之士也。冬以司憲府持平。扈宣祖大王旋蹕舊京。辭遞為直講。司行人憲奉詔東來。李相國恒福儐焉。辟公暨欽署從事。行人未回。而今上遵皇敕當(dāng)南下。下令必欲得黃慎俱。吏曹推公拜文學(xué)。公解從事從上行。周旋兩湖間。弼違格非如伊川時。上到公州。州守有屬托。夤獻(xiàn)襲衣。公遽封章杜私階。甲午上北還。都體察使尹斗壽留公為幕官。冬。兵曹正郎兼承文院校理漢學(xué)教授。乙未。司憲府掌令移典籍。司贍寺正。復(fù)遷文學(xué)。倭賊穴據(jù)邊疆。陽請貢皇朝。且要封。皇朝遣游擊將軍沈惟敬居間。仍敕我國陪臣往熊川倭營。公充是選。偕惟敬留賊營一年?;食颈笥谖┚丛S倭封。我國當(dāng)事者無以自強(qiáng)。冀萬一講解緩兵。依違牽制。而以和親之名不美。名之曰羈縻。事端錯出。酬應(yīng)糾紛。而臨機(jī)制變。一付之公。公以藐然孤蹤。無援于朝。獨持忠義。濟(jì)以明決。其所揣摩裁量。上稟朝廷。下答夷情者。絲分縷析。中窾解節(jié)。賊亦歸化。久而愈敬。公初抵倭營。賊將行長設(shè)筵宴。請沈惟敬及公。公強(qiáng)而后往。則賊僧玄蘇并公坐。公卻立。移玄蘇坐乃坐。賊始嚴(yán)公不能犯。丙申春還朝。宣祖大王躋通政大夫以優(yōu)之?;食褍苑赓燎?。欽差臨淮勛衛(wèi)李宗城,都督僉事楊邦亨同赴釜山。宗誠眩于游辭。乘夜脫身跳。遠(yuǎn)邇震驚。海澨邊吏若奉使南裔者。舉畜縮氣死。相傳賊鋒朝夕再動。公獨料敵如神。謂必不然。承朝旨更赴賊營猶坦途?;食龡罘胶酁檎?。惟敬副之行酋曰。天朝既冊封矣。朝鮮不遣使。是獨天朝和爾。必得朝鮮使。和乃可成。當(dāng)事者欲遣公。以公積勚。今又觸賢公。恐不可于眾情。而公于壬辰。為人草檄。語犯當(dāng)事者。當(dāng)事者素憚公。雖外擬諸大夫。而內(nèi)實屬公。竟舉公。公略無幾微色理裝登程。人胥嘆服公。而不直當(dāng)事者。八月。以敦寧都正隨詔使舉帆。遭颶舟幾覆。舟中人悉尸僵。唯公惺然不瞀。操筆作誓海文以見志。至日本。賊酋秀吉讆言渝成約。詔使慰公。公曰。使臣出疆。定三條計。和事順成則踵詔使往返。一計也。不成則任留一年二年。雖至十年。一計也。若加暴怒。死所不辭。一計也。俄而賊有害公語。公徒聞之失措。公召諭之曰。爾曹皆嶺南人。嶺南人一死于兵火。再死于饑饉。三死于疫癘。爾曹不死于此已幸。與其死也。毋寧死于國事。茍有此舉。當(dāng)先及我。我尚不動。爾曹奚為。其徒即帖。而復(fù)有行言到某地乃行殺戮。至其所。賊船有夜呼者。公徒果信之。將奔潰。往視公寢。方自若也。遂定。秀吉以公官小不與覿。公亦抗節(jié)正告。完命而還。宣祖大王又躋嘉善大夫以勞之。后有倭人來往海上者。必詢公起居。比之麗朝圃隱云。丁酉。賊將清正謀再搶。畏舟師??v反間。外若與行長攜貳相圖者。賺我國。節(jié)帥聞于朝。宣祖大王召大臣備邊司及公雜議。公曰。二賊雖實相仇。賊酋令之則宜無異同。且未聞自古奇謀秘計出于敵人而為我利者。宣祖大王是公言。而左右幸其或成。請以公往。公才自海外來。未及省大夫人矣。宣祖大王顧公笑曰。欲遣卿行。其如久勞何。公對曰。君有命矣。何勞之有。罷朝即行。既行則如公言。事不諧矣。都體察使李元翼奏公為贊畫。旋命為沈惟敬接伴使。七月。授全羅觀察使。賊已屠南原。公私洗盡如甌脫。公或由海島?;蛴梢母?。時賊出沒。隨方善應(yīng)。顛沛迫阨。不易常度。拮據(jù)鳩輯。得米萬斛補(bǔ)皇朝將士餫餉?;食瘜⑹繉已云滟t。朝廷賜書獎之。過瓜仍任。九月。從皇朝提督劉綎進(jìn)圍順天賊。賊既遁。以親癠丏解。拜西樞兼總管。公上疏略曰。壬辰之賊。對馬所導(dǎo)。本島鮮薄。必資通市。今以天朝水兵我國舟師。乘其歸而掩之??扇珓僖?。國威既振。異日雖許和。庶可少泄國恥。請為先驅(qū)以征之。朝廷不能用。己亥。工曹參判轉(zhuǎn)戶曹。丁大夫人憂。制除。漢城府右尹。進(jìn)司諫院大司諫。陳八條時瘼。斥言宮圍不嚴(yán)。王子橫恣。嬖倖招賄。言甚切直。未幾參鞫吉云節(jié)逆獄。加嘉義大夫。陟大司憲。先是數(shù)年。朝著相傾敚。宣祖大王兩屏之。向用公儕流。有嶺南生丑正者承權(quán)奸喉氣。謀撼公儕流蜮射之。誣牛溪搆殺崔永慶。因以為媒囮。因以為株連。蘄打一時。始永慶之騰人口也。公適在言地。見牛溪。牛溪力言永慶橫罹。公用牛溪言當(dāng)臺議明其端倪。且斥飛語者。飛語者不得售。及牛溪退去。公補(bǔ)外。有按湖南者拾飛語上聞。永慶乃遘禍。而其再鞫則直一臺官無識者主之。非公儕流所與聞。而時之論者反其跡。以牛溪為注詆罔上聽。謂永慶足以為餌而阱罟之也。公素惡其為。至是辨之甚晰。大忤于時。遞憲職。故差謝恩使朝京。未回而削爵。既回歸村莊。幅巾藜杖。忘形漁釣間。丁未。得釋敘護(hù)軍。戊申。今上踐祚。召拜戶曹參判。夏差陳奏副使。與上價李相國德馨請襲封事。接浙倍日。僅數(shù)旬徹皇都。敷奏明允。帝許之。復(fù)命增秩資憲大夫。賜奴婢田賦旌其伐。己酉。判工曹同知義禁府事春秋館事。秋。判戶曹。屬上新即位。吉兇儀節(jié)。儐接詔價。動關(guān)經(jīng)用。倚辦度支。公斟量時宜。制節(jié)謹(jǐn)度。省浮費杜私囑。奸蠹屏恩。宿弊一祛。各局支撥。八方逋欠。事多因革。而干運有道。居之五年。都民屬吏咸服其政。庚戌。皇明太監(jiān)冉登赍詔來封世子。公為館伴。事竣升崇政大夫。壬子。上大封功臣。公以衛(wèi)圣功。超輔國崇祿大夫封檜原府院君。位在丞相次。位遇俱極。上雅高屬公。公之抱負(fù)若將究也者。而癸丑夏。樸豎應(yīng)犀者上變。禍漫薦紳。欽首被逮而公繼之。公旋蒙宥出圄。而齮齔公者欲置之不測。請遠(yuǎn)竄。數(shù)月不已。上以公夙從艱虞。知公
耿直
。止付處中道配甕津。上之初年。時事大變。重人之?dāng)埻U呱偕乒?。要與共事。公不應(yīng)。重人欲諫長而在銓者議不咸。一日。大小冢宰來餂公旨。公不答。大宰去而小宰留。必欲聞公言。亟稱重人賢。公終不答。小宰強(qiáng)問之。公曰。取舍在君。何必問我。小宰默然而返。泄之于重人以為己地。重人愈撼公。重人果大擅國柄。鉗制上下。起獄誅殺。而必欲去公。公之儕流受禍最酷。禍作。上每右公。重人慮公或復(fù)起。屢遣人緩頰。公曰。我置死生于度外。豈可棄吾之平生而從之。居謫杜門。不見人面者四載。丁巳春。疾卒。享年五十六。某月日。返葬于某治某原。公配曰李氏。宗室原川君女。原川有學(xué)行。夫人濡染庭訓(xùn)??苏褖追?。封貞敬夫人。從公于謫。先一年卒。年五十六。葬與公同域。育一女曰沈光世。弘文校理。四男二女。男曰檼,檍,櫶,棇。女曰林壇,李櫓。公取弟之子為后。一皓是也。今為云峰縣監(jiān)。初娶安重默女。再娶李彥慶女。有一女幼。三娶李光后女。公側(cè)室女二人。亦幼。公有明睿之識。斷決之才。不奪之節(jié)。特立之操。孝悌之行。急難之義。難進(jìn)易退。世亂不沮。三入而輒忤于當(dāng)路。三黜而不隕于坎窞。倉黃迫之而無枉步。顛倒臨之而無失辭。脂韋骫骳之端。息于中。茍且愞懦之態(tài)。絕于外。鯨波萬里。不足以困公也。穹爵崇勛。不足以榮公也。貫索流竄。不足以辱公也。誠純志厲。言發(fā)行隨。皎然如青天白日。瑯然如椎金琢玉。蠻夷服其忠信。奴隸知其清明。茲豈非不倚形而立。不恃力而生。關(guān)國家世運之盛衰者耶。嘗見古昔士君子恒以遭際為難。乃若公。不可謂不遇。而畢竟與不遇者同歸。不得盡究其用。何也。鸞鳳在阿則鴟梟不敢翔。虎豹在山則狐貍不敢嗥。忌公者其勢不得不斥公。天耶人耶。為善者其怠哉。欽從公游四十年。榮悴相符。而到今公歿而欽存。踽踽桑榆。曷忍銘吾公也。論公之槩。獻(xiàn)可替否。似陸敬輿。臨事先見。似呂獻(xiàn)可。奉使不辱。似富彥國。昔蘇長公敘歐文忠曰。言有大而非誇。達(dá)者信之。茍達(dá)者信之。何有于八九之不知乎。且安知累世之后。不有朝暮遇者如欽也乎。若夫修于家者。公之所自有而庸行者也。欲知乎家。盍觀于朝。銘曰。
有道如矢,無道如矢。
達(dá)去如是,舍去如是。
彳亍兮而竟不前,佗傺兮而不改轍。
哿矣其才,之忠之節(jié)。
疇為良史,斯焉之徵。
四尺之墓,昧者其興。
展拜恩師遺像敬題
其一
清 ·
劉廷珊
七言絕句
老師甲子(1744)舉于鄉(xiāng),丙戌挑發(fā)粵東試用。以親老改進(jìn)山左。未余年,丁艱回籍,此時珊尚未冠,及門受業(yè),特蒙器許。迨服闕,仍赴粵東,音信遂隔。夫以吾師品行,坐治一邑,恢恢有余,乃以
耿直
,不容于時,亦可慨矣。歲次癸亥(1803)世弟以老師遺像囑題,展拜之下,不勝凄然,回思戊子(1768)至今三十余年,峽水驚雷,莫喻其速,敬綴數(shù)言,志感。受業(yè)劉廷珊謹(jǐn)序。
憶昔粵東宦游期,天涯海角系神思。
而今宛爾音容在,猶是當(dāng)年問字時。
摸魚兒 衡陽羅生叔子為制葵傾室及向陽謳歌二印,賦此謝之
(一九五五年)
現(xiàn)當(dāng)代 ·
龍榆生
指東方、太陽升處,朝霞紅燦如許。
仰風(fēng)細(xì)草黏天綠,消得幾多溫煦。
花解語。
正萬紫千紅,繡出行春路。
垂楊自舞。
競點染江山,爭妍斗彩,盡意展金縷。
韶光好,未讓鶯猜燕妒。
無私天際風(fēng)露。
澧蘭沅芷飄芳烈,待子殷勤擷取。
傾肺腑。
看南岳生云,相共謳歌去。
大河?xùn)|注。
寫壯闊波瀾,輝煌禹域,不用感遲暮
(叔子賦性
耿直
,兼工詩畫,自杭州藝專卒業(yè)后,學(xué)非所用,抑塞不自聊,屢思致之博物館,未獲如愿。去歲始應(yīng)華東藝專之聘,任教半年,將北游龍門、云崗、敦煌等地,參觀先民遺產(chǎn),以弘造詣,前途未可量也。)
。
五十五生日
現(xiàn)當(dāng)代 ·
夏緯森
虛度五十五,與世何所補(bǔ)。
學(xué)雜百無成,計左良用憮。
褊急難忍事,
耿直
亦致侮。
襁褓悲失恃,從未沐春煦。
授室得男早,德薄失驥虎。
弦斷甫膠續(xù),新居毀強(qiáng)虜。
哀鴻久失所,餔啜難為父。
羽豐雛飛飏,老鶴佇寒浦。
窮寂身卻閑,喜得鷗鷺伍。
歲寒松柏勁,挺立淩風(fēng)雨。
又詠木棉
當(dāng)代 ·
陳振家
七言律詩
堂堂凜凜足威雄,立地頂天
耿直
躬。
但趁春雷撾信鼓,便噴霞錦向?qū)玉贰?div class="evom7rp" id='poem_sentence_1_1093242_comment'>
滿懷熱意送青帝,萬盞朱燈迓祝融。
的是嶺南多艷福,百花將謝木棉紅。
復(fù)用前韻次乙端女史
當(dāng)代 ·
陳振家
七言律詩
番次傾談襟識同,各驅(qū)天馬騁云空。
和沖言發(fā)齒唇際,
耿直
性萌肝肺中。
詩有猶疑期究討,腹無淹貫敢陶融。
竊欣晤對恒青睞,總覺席間來好風(fēng)。
狄仁杰
當(dāng)代 ·
邱鈺云
對聯(lián)
明珠遺在海,秉一身膽氣堅剛,論道經(jīng)邦,峴首猶傳叔子惠;
正色立于朝,聳九諫精神
耿直
,鞠躬盡瘁,人心長矗武侯碑。
題湖南胡靜怡先生
當(dāng)代 ·
喬中興
對聯(lián)
風(fēng)神涵靜氣,
耿直
湖湘,領(lǐng)略蒼茫撐傲骨;
字句總怡情,寂寥文筆,摶成錦簇見衷腸。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