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duì)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duì)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jiǎn)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金伯凈
相關(guān)人物:
共 4 位
。
共 6 首
東州十詠次頤庵韻
其三
明 ·
具思孟
異境難將凡舌喻,亭亭束玉神明護(hù)。
巖穴谽谺琢成屋,松濤淅瀝晴含雨。
前朝舊跡未全亡,模糊僅辨新羅王。
盤游勒碑何足尚,摩挲不用重彷徨
(右孤石摩碑○孤石亭。在府南三十里。新羅
真平王
嘗游幸。有碑。)
。
東都遺跡
其三
墓諫
明 ·
成汝信
七言絕句
尸諫曾為圣所許,金公今又俾余欽。
路傍斧屋聲毋去,終使君王激悔心
(新羅
真平王
好田獵。金后稷諫不悛。后稷將死。遺命其子。葬于王游田路側(cè)。王后出獵。有聲若曰王毋去者。王聞而悲之。不復(fù)田獵。人謂之墓諫)
。
東都遺跡
其九
玉帶
明 ·
成汝信
七言絕句
圣德淵宏格彼蒼,垂頒玉帶作奇祥。
可惜孱孫終未守,空將至寶獻(xiàn)他王
(
真平王
元年。神人降于庭曰。上帝命我。傳賜玉帶。王受之。及敬順王降高麗。獻(xiàn)于太祖)
。
王毋去
(羅
真平王
好田獵。金后稷苦諫不從。臨死謂三子曰。瘞我于游畋路側(cè)。他日王出獵。有聲曰王毋去。王顧問之。從者曰。金后稷冢也。王潛然流涕。遂終身不復(fù)獵。)
清 ·
吳光運(yùn)
火焚乾坤騰六飛,白日君王好打圍。
王毋去王毋去,野田草間若有喚。
昔人以尸諫,今臣以冢諫。
宸心惻然回鸞輿,絕勝生前諫獵書。
圣帝帶
(
真平王
元年。有神人降于庭曰。上帝賜王帶。王跪受。凡郊廟大饗服之。麗祖問羅使金律曰。新羅有三寶。丈六金象,九層塔,圣帝帶也。律對(duì)不知圣帝。太祖笑曰。卿貴臣。何以不知。律慚歸告敬順王。遍問群臣。無言者。有皇龍寺僧年過九十者曰。聞
真平王
所服。歷代所寶。藏在南庫。遂開庫覓之。風(fēng)雨暴作。白晝晦冥。擇日齋戒然后得之。敬順降高麗時(shí)。獻(xiàn)于麗祖。)
清 ·
吳光運(yùn)
圣帶非真寶,南庫非善藏。
一朝風(fēng)雨晝冥冥,舟徙夜壑云荒唐。
浿江水一條帶,金鰲山一條帶。
白馬江一條帶,真寶帶藏于德,萬世守之孰睥睨。
高麗金鑲栴檀品帶歌
(辛巳)
清 ·
申緯
天尊物藏蕉覆鹿,圣帝玉帶垂著錄。
六十二銙何太寬,今人乃無此腰腹
(新羅御庫曰天尊。高麗御庫曰物藏。高麗太祖二十年。新羅主金傅獻(xiàn)玉帶。十圍六十二銙。即
真平王
所謂圣帝之玉帶也。世謂國之鎮(zhèn)寶。垂四百年。至是獻(xiàn)之。太祖命藏于物藏庫。事見高麗史。)
。
福州荔支尚巋然,慶州玉笛同流傳
⑴
。
黃葉青松兩無處,物自不知人代遷
⑵
。
君不見駙馬都尉家賜帶,高麗秘寶傳大內(nèi)
⑶
。
王氏元年秋十月,分明落款銙之背。
尹英花想嬋娟人,玉腕鐵筆運(yùn)如神
⑷
。
旃檀古馥噴鼻觀,猙獰五爪蟠神鱗
(刻云龍象。極精巧云。)
。
圣德大度不玩物,寧歸粉侯肯貽厥。
朕三條帶此不同,區(qū)區(qū)寶犀陋吳越
⑸
。
彼以奢亡我儉興,匪伊帶也事堪徵。
嗚乎圣德用心乃如此,臣拜稽首歌詩登。
⑴ 高麗恭憫王避紅頭亂于福州。即今嶺南之安東府也。王所御荔支金帶。藏在州之太師廟。鄉(xiāng)吏為戶長者必帶之。慶州玉笛。新羅舊物。踰鳥嶺則無聲。
⑵ 罖季。有雞林黃葉,鵠嶺青松之讖。
⑶ 錦城都尉樸明源。尚英宗第三女和平翁主。
⑷ 銙背。有款曰王氏元年秋十月宮人尹英花十二字。
⑸ 東齋記。錢俶進(jìn)犀帶于宋太祖。太祖卻之曰。朕有三條帶。與此不同。俶求宣示。太祖笑曰。汴河一條?;菝窈右粭l。五丈河一條。俶大愧服云。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