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甘浚之

共 3 首
生人之治,本乎斯文
有事其末,而忘其源。
切近昧陋,道由是堙。
有志其本,而泥古陳。
當(dāng)用而迂,乖戾不伸。
較是二者,其過也均。
其美王公,志儒之本,達士之經(jīng)。
秩秩而積,涵涵而停。
韡為華英,不矜不盈。
孰播其馨?
孰發(fā)其明?
介然而居,士友以傾。
敷文帝階,擢列侍從。
以忠遠名,有直有諷。
辨遏堅懇,巨邪不用。
秀出班行,乃動帝目。
帝省竭心,恩顧日渥。
翔于郎署,鶱于禁密。
發(fā)帝之令,簡古而蔚。
不比于權(quán),以直友冤。
敲撼挫揠,竟遭斥奔。
久淹于外,歷守大藩。
所至極思,必悉利病。
萎枯以膏,燠旸以醒。
坦之敞之,必絕其徑。
浚之詠之,使安其泳。
帝思其文,復(fù)命掌誥。
公潛謂人:「此職宜少,豈無凋郡,庸以自效」。
上藉其實,俾統(tǒng)于洪。
逋滯攸除,奸訛革風(fēng)
祛蔽于目,釋負于躬。
方乎所部,禁絕浮屠。
風(fēng)雨順易,粳稻盈疇。
人得其所,乃恬乃謳。
化成有代,思以息勞。
虛位而俟,奄忽滔滔。
維德維績,志于斯石,日遠彌高。
復(fù)志賦(797年7月) 中唐 · 韓愈
愈既從隴西公平汴州。其明年七月。有負薪之疾。退休于居。作復(fù)志賦。其辭曰。
居悒悒之無解兮。獨長思而永嘆。
豈朝食之不飽兮。寧冬裘之不完。
昔余之既有知兮。誠坎軻而艱難。
當(dāng)歲行之未復(fù)兮。從伯氏以南遷。
凌大江之驚波兮。過洞庭之漫漫。
至曲江而乃息兮。逾南紀之連山。
嗟日月其幾何兮。攜孤嫠而北旋。
值中原之有事兮。將就食于江之南。
專專于講習(xí)兮。非古訓(xùn)為無所用其心。
前靈逸跡兮。超孤舉而幽尋。
既識路又疾驅(qū)兮。孰知余力之不任
古人之所佩兮。閱時俗之所服。
忽忘身之不肖兮。謂青紫其可拾。
自知者為明兮。故吾之所以為惑。
擇吉日余西征兮。亦既造夫京師。
君之門不可徑而入兮。遂從試于有司。
名利都府兮。羌眾人之所馳。
競乘時而附勢兮。紛變化其難推。
全純愚以靖處兮。將與彼而異宜。
欲奔走以及事兮。顧初心而自非。
騁騖乎書林兮。夕翱翔乎藝苑
諒卻步以圖前兮。不浸近而逾遠。
哀白日之不與吾謀兮。至今十年其猶初。
豈不登名于一科兮。曾不補其遺馀。
進既不獲其志愿兮。退將遁而窮居。
排國門而東出兮。慨余行之舒舒。
時憑高以回顧兮。涕泣下之交如。
戾洛師而悵望兮。聊浮游以躊躕。
大龜以視兆兮。求幽貞之所廬。
甘潛伏以老死兮。不顯著其名譽。
非夫子之洵美兮。吾何為乎浚之都。
小人之懷惠兮。猶知獻其至愚。
固余異于牛馬兮。寧止乎飲水而求芻。
伏門下而默默兮。竟歲年以康娛
時乘閒以獲進兮。顏垂歡而愉愉。
仰盛德以安窮兮。又何忠之能輸。
昔余之約吾心兮。誰無施而有獲。
疾貪佞之洿濁兮。曰吾其既勞而后食。
懲此志之不修兮。愛此言之不可忘。
情怊悵以自失兮。心無歸之茫茫。
茍不內(nèi)得其如斯兮。孰與不食而高翔。
抱關(guān)之阨陋兮。有肆志之揚揚。
伊尹之樂于畎畝兮。焉富貴之能當(dāng)。
誓言之不固兮。斯自訟以成章。
往者不可復(fù)兮。冀來今之可望。
禹平水土。溝洫之功大。棄粒蒸人。稼穡之務(wù)重。自古有國家。未嘗不率由斯道。底慎其業(yè)。故登平足以厚生殖。禍難足以定兇災(zāi)。未有易此而能理者。自羯戎亂常。天步多艱。兵連不解。十有四年。因之以饑饉。重之以夭札。死者暴露。亡者惰游。編版之戶。三耕其二。歸耕之人。百無其一。將多于官吏。卒眾于農(nóng)人。古者八家為鄰。一家從軍。七家從之。猶曰興師十萬。內(nèi)外騷動。不得操農(nóng)桑者七十萬家。今乃以一夫家食一伍。一馀子衣一卒。師將不立。人將不堪。此圣上所以旰食宵興。求古今令典??梢詽闺y者。莫出乎屯田。廣德初。乃命相國元公倡其謨。分命諸道節(jié)度觀察都團練使統(tǒng)其事。擇封內(nèi)閒田荒壤。人所不耕者為之屯。求天下良材善政。以食為首者掌其務(wù)。屯有都知。偫士為之。都知有治。即邑為之官府。官府既建。吏胥備設(shè)。田有官。官有徒。野有夫。夫有任。上下相維如郡縣。吉兇相恤如鄉(xiāng)黨。有誅賞之政馭其眾。有教令之法頒于時。此其所以為屯也。雖天子命之。股肱贊之。至于宣上命。齊下力。經(jīng)地域。制地事。辨土宜。均土法。穡器。修稼政。陳三省之種而敬其始??季呸r(nóng)之要而成其終。則都知之職。專達其事焉。詎可以非其人哉。浙西觀察都團練使御史中丞兼吳郡守贊皇公。經(jīng)國大賢。憂公如家。慎擇厥官。以對明命。浙西有三屯。嘉禾為大。乃以大理評事朱自勉主之。且揚州在九州之地最廣。全吳在揚州之域最大。嘉禾在全吳之壤最腴。故嘉禾一穰。江淮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為之儉。公首選于眾。獨當(dāng)其任。有寬惠和之德。知艱難勤儉之事。政達乎本。智通乎時。仁愛足以結(jié)下。機權(quán)足以成務(wù)。嘉禾土田二十七屯。廣輪曲折千有馀里。公畫為封疆屬于海。浚其畎澮達于川。求遂氏治野之法。修稻人稼穡之政。芟以殄草。剔以除木。風(fēng)以布種。雨以附根。頒其法也。冬耕春種。夏耘秋穫。朝巡夕課。日考旬會。趨其時也。勤者勞之。惰者勖之。合耦助之。移田救之。宣其力也。下稽功事。達之于上。上制祿食。復(fù)之于下。敘其勞也。至若義感于內(nèi)。誠動于中。徇國忘家。恤人猶已。野次露宿。簞食瓢漿。盡四體之勤。趨一時之役。大寒栗烈。而猶執(zhí)鼖鼓。盛暑赫曦。而不傳車蓋。如登高去梯。與之死生。投醪均味。忘其饑渴。然后知仁義之政。必見于耕穫。井田之法??墒┯诩妆?。夫如是。人將竭其力。地將盡其利。天將與其時。自贊皇為郡無兇年。自朱公為屯無下歲。元年冬。收入若干斛。數(shù)與浙西六州租稅埒。朝嘉厥庸。授廷尉評。公又稽氣授時。如前代法。有白雀集于高豐屯廩。蓋大穰之徵也。屯官某乙等。聚而稱曰。初公為屯。人有二懼焉。邑人懼其暴。屯人懼其擾。今溝封犬牙。而不相侵。疆場日履。而人不知。方舟而上。以饋師旅。此功及于國也。登量而入。以寬征稅。此德加于人也。古者智效一官。政修一鄉(xiāng)。猶歌之詠之。手之足之。況朱公之績。如此其大者乎。遂相與斲琬玉。表阡陌。南陽太守。豈專刻石之功。桐鄉(xiāng)嗇夫。終踐大農(nóng)之位。其辭曰。
茫茫九區(qū),陽九躔災(zāi)。
丘荒札瘥,田卒污萊。
天步未移,連師滿野。
不耕不穫,仰食于下。
嗷嗷遺人,糊口饋軍。
帝曰予憂,爰立其屯。
且戰(zhàn)且耕,古之善經(jīng)。
辟師肅祗,王命是將。
嘉禾之田,際海茫茫。
取彼蓁荒,畫為封疆。
朱公蒞之,展器授方。
田事既飭,黎人則康。
我屯之稼,如云漠漠。
夫位棋布,溝封綺錯。
朱公履之,勸耨趨穫。
稂莠不生,螟蝥不作。
歲登億計,征寬稅薄。
息我蒸人,遂其耕鑿。
我屯之庾,如京如坻。
嘉量是登,方舟是維。
贊皇獻之,達于京師。
飽我六軍,肅將天威。
畎距于溝,溝達于川。
故道既堙,變溝為田。
朱公浚之,執(zhí)用以先。
浩浩其流,乃與湖連。
上則有涂,中則有船。
旱則溉之,水則泄焉。
曰雨曰霽,以溝為天。
俾我公私,永無饑年。
公田翼翼,私田嶷嶷。
不侵其畔,不犯其穡。
我倉既盈,爾廩維億。
屯人熙熙,邑人怡怡。
不擾其務(wù),不干其時。
我無爾暴,爾無我欺。
我有官屬,朱公訓(xùn)之。
我有徒侶,朱公恤之。
我有眾役,朱公率之。
我有微功,朱公序之。
起于田中,印綬累累。
何以況之,福祿如茨。
何以久之,刻篆于碑。
按:(附考朱自勉廣德中為嘉禾屯田都知脩水利畎畝之政民始殷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