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自成

相關人物:共 4 位
共 9 首
贈閻希曾參政山東詩 元末明初 · 宋濂
四言詩
國朝以魏晉以來立行臺省于外蓋為征討權宜之計至唐末方鎮(zhèn)擅地遂以中書令同平章事命之至今相沿而不革非所以示悠久乃改為承宣布政使司設使一人左右參政各一人以協(xié)和庶政統(tǒng)馭人民河南閻希曾由鄉(xiāng)貢進士擢為起居注皇上愛其才俊俾肄業(yè)文華堂堂在禁中車駕時幸臨訓飭之尋除監(jiān)察御史轉司文監(jiān)令乃授山東承宣布政使左參政希曾名鈍仕學兩優(yōu)者也因其嘗受經(jīng)于予故其行也詩以贈之其詞曰
山東鉅藩,統(tǒng)府惟六。
民物阜蕃,土地饒沃。
宸衷軫之,百司棋布。
誰挈其綱,政乃無斁。
乃詔近臣,爾鈍爾往。
宣朕至懷,參佐其長。
臣鈍曰吁,臣恐弗勝。
方岳重鎮(zhèn),厥任匪輕。
帝曰俞哉,爾毋固辭。
精白一心,力行無疑。
鈍拜稽首,即日啟行。
君臣一心,共底隆平。
我知閻子,有學有文。
五色燦然,出類超群。
子之往矣,期建功勛。
貯見政績,邁于古人。
古人有云,盡瘁國事。
子尚勉旃,服之毋忒。
漢江詩 其一 明 · 河崙
四言詩
臣伏值主上殿下還都漢城。臣民咸悅。云合影從。惟恐或后。漢之父老。至有垂淚相感者。茍非深仁厚澤洽于民心。安能至此。臣竊聞。周之太王去邠居岐。民之從者如歸市。臣幸親見盛事。不勝慶抃之至。謹和。贊成事權近所進歌詩。為漢江詩一篇。繕寫以獻。臣竊念宣王中興周室。尹吉甫作江漢詩。編諸簡冊。被諸金石。傳之至今。一時君臣之美愈久愈顯。臣不才。安敢自比古之作者。誠愿殿下之美垂于無窮。歌詠盛德之光輝。倘蒙清燕之暇一賜睿覽為。則臣之為幸至矣。
維漢之水,振古泱泱。
維華之山,倚天蒼蒼。
維圣勃興,奄有東方。
乃定國都,維漢之陽。
宗社乃安,景運靈長。
僧自成來訪 明 · 徐居正
七言絕句
與師相對小窗間,盡日清談自在閑。
急喚僮奴揮俗客,紅塵是處有青山。
頗憶登臨勝,拿舟復此過。
嬴劖傷斷壟(北固山后始皇謂有王氣鑿斷之至今殘岡斷壟庭有二鐵鑊甚巨刻云梁天監(jiān)中鑄),梁刻認馀波。
海霧晴噓蜃,江風夜吼鼉。
孫劉何處問,狠石臥荒坡。
游五臺山 其一 明末清初 · 閻爾梅
七言律詩
五臺高不露奇峰,腲鮾拳攣古拙容。
土積半天成寶藏,山棲諸佛有靈蹤。
深林雨長銀盤蕈,大壑云鋪鐵線松。
澄澈太華池內水,虛涵明月碧溶溶。
⑴ 臺山產(chǎn)銀盤菜,即草菌,大者為天花,乃木菌。太華池在中臺頂上。明月泉在中臺下,或以紗蒙視之,則月在泉中,亦異境也。
白發(fā)山中百病人,平生志業(yè)慨空湮。
挑燈深夜猶看劍,閉戶窮天愧潔身。
誰作歌章思奮袂,徒增忠憤更沾巾。
應知胡運今將盡,其柰吾衰死與鄰(明村以皇朝之至今不得中興。不堪忠憤之懷。作歌章并序。以寄于余。噫。周漢中興。功烈盛大。至于晉宋。僅別立國于江表。不足稱也。今我皇朝則此亦不能焉。淪喪之后。寂無聲聞。今已六十年矣。尤可傷痛也。今雖或胡運盡。而有英雄者起中原。將有所屬。亦必自為創(chuàng)業(yè)以立國。豈復有中興大明之期也。我國受皇朝覆燾之德。用夏變夷。為文明冠帶之國。又蒙萬歷再造之恩。卻倭復國。今又百馀年矣。不幸丙子之變。強弱不敵。未免有牽羊之辱。薪膽復雪之圖。江漢朝宗之志。三朝一心。至痛在中。而荏苒歲月。竟未之成。此志士忠臣之所以仰天呼吁而不能自已者也。噫。天下大義日亡月消。幾至于甘心左衽。而不知羞恥。吾輩皆書生也。年皆七十。白發(fā)滿頭。抱病窮山。亦何能為。只有悲歌慷慨。含痛終天而已。柰何柰向。余不鮮歌曲。故以長律二首和之。而略敘其意如此云。)。
贈李邁公明府 清初 · 釋今無
七言律詩
邁公,古君子也。治寶水,民稱之至今。今歲彈祥琴而起,九月復簡命新州,別三年矣,喜見喜賀,作五十六字。
花樹重栽五嶺東,新州九日見春風。
天恩萬里扶桑闊,海國三年別夢同。
蓮葉有緣邀社月,琴堂原自藉人龍。
養(yǎng)成和氣窺端倪,奏績無為雨露工。
輝發(fā)故城懷古(乾隆甲戌)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昔輝發(fā)貝勒拜音達里持兩端于我朝及葉赫之間屢背姻盟因山筑城凡三層以自固我太祖一舉而平之至今經(jīng)其城仰神威之如昨勵慎守于無疆
天教草昧起英雄,開創(chuàng)艱難自大東。
刬削蓬蒿基景運,驅馳險阻立豐功。
渝盟徒恃營三窟,不戰(zhàn)惟勞舉一戎。
荒堵秋風懷昔日,欽承統(tǒng)緒凜予衷。
鄂城懷古 清 · 釋量云
七言律詩
形勝東南說武昌,雄圖霸業(yè)幾稱王。
三家(三家:三戶人家。極言人數(shù)之少。《史記·項羽本紀》:“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迸狍S集解引臣瓚曰:“楚人怨秦,雖三戶猶足以亡秦也?!保?/span>僅有楚人炬,九郡偏教吳氏強。
赤壁風流猶未歇,西山亭館總荒涼。
今朝恰好團欒月,共上城樓一眺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