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釋無極
相關(guān)人物:
共 2 位
。
共 7 首
挽
僧無極
宋末元初 ·
尹廷高
七言律詩
石頭路滑少人行,獨我談玄幾叩扃。
同德講經(jīng)如昨日,葛川扣角又來生。
云橫古塔巢秋鶴,塵鎖空堂照暮螢。
玉麈不揮消息斷,庭前柏樹綠成陰。
次
無極師
韻。送其徒景楚歸錢塘
元 ·
李谷
佛說本無言,儒行不在服。
未遇拈花笑,恐見操戈逐。
甚欲評此理,吾膝未曾促。
海東佳山水,賢圣有遺躅。
已知
無極師
,送老慈云谷。
子歸獨何先,飄然謝羈束。
風泉清聽
(為文
極禪師
賦)
元末明初 ·
丁鶴年
幽棲空谷中,石室如懸罄。
坐閱造化機,動靜互相勝。
風生萬籟隨,雨過百泉應。
蕭蕭亂疏鐘,泠泠隱清磬。
虎嘯山月昏,龍吟海波靜。
上人謝聲塵,悠然入深定。
喧寂兩俱忘,是乃名真聽。
登棲云寺懷原
無極上人
元末明初 ·
劉渙
尋幽躡危磴,步盡得蘭若。
層云蕩胸起,飛瀑當面瀉。
秋色杖屨外,夕照峰巒下。
寂寂白云窗,不見安禪者。
感通寺
明 ·
楊慎
五言律詩
岳麓蒼山半,波濤黑水分。
傳燈留圣制,演梵聽華云。
壁古仙苔見,泉香瑞草聞。
花宮三十六,一一遠人群
(寺有
僧無極
者洪武中首率僧眾歸附朝京御制十六詩送之還詩云眾僧經(jīng)通佛旨語善華云華云華言也)
。
感通寺龍女花
(按圖經(jīng),前明太祖時,寺
僧無極
入定,見龍女過其前。
極
隨至前山,女冉冉入于地中。
極
以草記其處,來春遂生此花。
極
曾以此花獻之明太祖云。)
清 ·
王文治
天龍愛產(chǎn)如花女,鬘發(fā)酡顏嬌解語。
故來佛地斗神通,幻出清馨臨殿廡。
三椏亭亭歸一根,花時素艷何偏翻。
得道已憑金換骨,多情原自玉為魂
(此花金心玉瓣。)
。
人言無極通禪悅,借問何如舍利弗。
著衣結(jié)習尚須除,況復攜之貢京闕。
龍顏有喜賜詩篇,龍象重新講法筵。
世間興廢真彈指,花未開殘人代遷。
我來不及見花放,綠陰滿地增惆悵。
卻喜山僧窖一枝,擎來空色雙搖宕
⑴
。
搖宕春風二月時,銀蒼玉珥照芳姿。
只愁化作明月去,佩環(huán)唯聽天風吹。
⑴ 此花秋日始開,寺僧將隔歲花養(yǎng)于地窖,雖寒不落也。
寫韻樓拜楊文憲公像
清 ·
林則徐
伏闕批鱗再瀕死,杖血未乾行萬里。
尚馀小筑對蒼山,長奉真形照青史。
翩翩公子溯新都,蚤歲才名重桂湖
⑴
。
黃葉吟邀詩老賞
⑵
,青苔句博相公娛
⑶
。
典墳賅洽時無匹,科目文章俱第一。
舊史星文答帝咨
⑷
,先皇實錄資臣筆
(《武宗實錄》出先生手。)
。
無何大禮議朝堂,阿旨希榮鄙桂張。
養(yǎng)士士能甘竄殛
⑸
,辭親親亦罷平章
⑹
。
荷戟初來金齒衛(wèi),未忘君國匡扶計。
尋甸欃槍從削平
⑺
,威州楊柳空搖曳
⑻
。
錦衣豎子嫉如仇,三十馀年瘴海留。
馬角非無天語問,蛾眉難脫細人謀
⑼
。
自知不作刀镮唱,醉墨淋漓聊自放。
胡粉蠻花恣冶游,鳳亭魚穴隨供養(yǎng)
⑽
。
碧峣精舍海莊居
⑾
,墨洗方池為著書
(安寧州有先生洗墨池。)
。
碧玉泉溫春浴后,遙岑樓倚晚涼初
⑿
。
況復葉榆多勝友,海光禪室停裝久。
感通緣締無極僧
(感通寺在此樓后,
僧無極
卓錫之所。明太祖贈詩十八章,鐫于山門。先生慕無極道行,嘗于點蒼山游記中及之。)
,轉(zhuǎn)注義商覺林叟
⒀
。
自署頭銜作老顛,丹鉛萬卷遣殘年。
憑欄把袂同觀海,對酒悲歌欲問天。
我知遣謫關(guān)天意,要與南人益才智。
公恕能諧中土音
⒁
,禺山合作詩臺記
⒂
。
不然蒙段僅荒夷,風雅何人解主持。
差同儋耳蘇和仲,便擬潮陽韓退之。
又聞榷鹽與浚海,弊政胥因片言改
⒃
。
風徽追仰三百年
⒄
,俎豆宜延億千載。
我亦投荒未死身,重來持節(jié)沐皇仁。
遭逢相較真逾分,學業(yè)無成愧問津。
西南近喜幺么蕩,歸路登樓拜遺像。
洱海長虹天半垂,班山初月林梢上。
知有英靈駐此中,肯將勝跡委蒿蓬。
重新杗桷須吾輩
⒅
,好爇旃檀禮寓公。
昔從鉅集瞻風貌
(先生集端皆有像。)
,今之畫圖亦維肖。
雪鬢霜髭寫旅愁,芒鞋竹杖添詩料。
被發(fā)何時下大荒,魂兮來止足徜徉。
彩云城郭長無恙,明月關(guān)山休斷腸
⒆
。
⑴ 桂湖在新都城內(nèi),先生少日讀書處。
⑵ 先生垂髫賦黃葉詩,為季茶陵所賞。
⑶ 先生七歲擬《古戰(zhàn)場文》,有曰:「青樓斷紅粉之魂,白日照青苔之骨?!刮闹疑賻熒钕仓?/div>
⑷ 武宗閱《天文書》星名,「注張」又作「汪張」。問史館及欽天監(jiān),皆莫知。先生曰:「柳星也?!箽v引《周禮》《史》《漢書》以復。
⑸ 先生伏闕時,宣言曰:「國家養(yǎng)士百五十年,仗節(jié)死義,正在今日?!?/div>
⑹ 時文忠議大禮,封還御批者四,執(zhí)奏幾三十疏,以忤帝意罷職。
⑺ 先生至滇,值尋甸、安銓等作亂,率僮仆以步卒百馀擊敗之,述其事,作《惡氛行》。
⑻ 今樓上屏閒刊《垂柳篇》,乃先生過楚雄作也。
⑼ 先生在滇,世宗每問楊某作何狀,近臣以老病對。先生有句云:「遷謫本非明主意,網(wǎng)羅巧中細人謀?!?/div>
⑽ 趙州王參議館先生于鳳儀山上,筑亭曰「鳳嬉」。又鄧川石穴出魚肥美,先生題曰「丙穴」。
⑾ 先生在昆明城西高峣山下?lián)k海莊,題曰「碧峣精舍」。滇語以峣為橋,作記辨之。
⑿ 安寧有溫泉,先生額為「天下第一泉」。其上有碧玉樓,改名「仰翁樓」。又王白庵太守于安寧城東建遙岑樓,為先生講學之所,文忠謝以詩曰:「寄謝安寧賢太守,遙岑新建慰吾兒?!?/div>
⒀ 大理郡人李太守元陽自號「中溪覺林居士」,乃與先生商搉六書轉(zhuǎn)注于此樓者。
⒁ 夷酋木公恕從先生學詩,先生錄其詩百十四首,曰《雪山詩選》。土司之詩傳于中土,自此始。
⒂ 永昌人張禺山含,先生詩友也,筑詩臺于保山城西,先生顏而記之。
⒃ 先生議罷安寧鹽牛稅,又罷浚海丁夫,滇人感之。
⒄ 先生歿于嘉靖三十八年,距今二百九十年矣。
⒅ 英齋觀察與同人鳩工庀材,重脩此樓。
⒆ 先生留滇詩云:「彩云城郭那無跡,黑水波濤亦有神?!褂帧改c斷關(guān)山明月樓」,即《垂柳篇》中句也。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