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僧達

相關(guān)人物:共 6 位。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鸚鵡賦 東晉 · 桓玄
有遐方之令鳥,超羽族之拔萃,翔清曠之遼朗,棲高松之幽蔚,羅萬里以作貢,嬰樊紲以勤瘁,紅腹赪足,玄頷翠頂,革好音以遷善,效言語以自騁,剪羽翮以應(yīng)用,充戲玩于軒屏(《藝文類聚》九十一)
眷儔侶而情殷(《文選·顏延之贈王太常詩》注)。
玉水記方流,璇源載圓折。
蓄寶每希聲,雖秘猶彰徹。
聆龍■(目祭)九淵,聞鳳窺丹穴。
歷聽豈多士,巋然覯時哲
舒文廣國華,敷言遠朝列。
德輝灼邦懋,芳風(fēng)鄉(xiāng)耋
側(cè)同幽人居,郊扉常晝閉。
林閭時晏開,亟回長者轍。
庭昏見野陰,山明望松雪。
靜惟浹群化,徂生窮節(jié)。
豫往誠歡歇,悲來非樂闋。
屬美謝繁翰,遙懷具短札(○《文選》二十六?!额惥邸啡?。廣《文選》十作答王僧達?!对娂o》四十六。又草堂詩箋二十三春日詩注引閉一韻。)。
鷹賦 北宋 · 吳淑
伊鐘山之鷙鳥,稟金方之勁氣,含火德之明輝,淪瑤光之純粹。
或聞于蒼成千日,或重其指如十字。
若乃點血散花之狀,草眸金距之名,既在南而為鷂,亦與鷂而為兄。
亦有下鞲命中,畫壁如真。
僧達之馳獵,教行父之事君。
唐則斷聯(lián)而見放,漢則斥賣而不用。
逐黃犬于東門,擊鵬雛于云夢。
至若梁冀貪而見求,大亮忠而不獻,馬融既美于出籠,要離亦聞于擊殿。
故其威同尚父,名傳郅都,魏帝以秋吟見重,侯文以嚴霜行誅。
支遁則愛其神俊,元坦則肆其畋漁。
至于驚蟄靡失于為鳩,處暑不差于祭鳥。
逐不仁者子產(chǎn),名爽鳩者少皞。
又若翮短飛急,骹長起遲,大雌小雄,加毛減肌。
時令既傳于學(xué)習(xí),《爾雅》亦號于飛翚。
亦聞惡彼足黃,欲其食疾,罻羅設(shè)于已化,矰弋禁于未擊。
饑而為用,猜防既見于曹公;
飽則高飏,引喻亦聞于權(quán)翼。
次韻得午日酒 北宋 · 劉敞
七言律詩
午日風(fēng)光復(fù)晏陰,軒昂未許歲華侵。
楚魂招后宜皆醉,春醞來時且獻斟。
高枕洞庭看鳥度,卷簾衡岳聽猿吟。
郢中寡和由來事,應(yīng)喜新詩有嗣音(自注:王僧達答顏延年詩云春醞時獻斟。)。
僧達無生機,寂念若冰冷。
汲來石根泉,瀹以云腴餅。
舌端味枯禪,了然發(fā)深省。
歸策石林空,清飔下松頂。
五哀詩 其三 明 · 尹光啟
五言律詩
咄咄憐吾侄,何時思最深。
艱危僧達路,眷戀若翁心。
門戶憑誰振,災(zāi)殃向我侵。
游魂無處托,哀淚卻沾襟。
關(guān)中雜詩 其二 明末清初 · 顧炎武
五言律詩
皇漢山樊久,興唐洞壑馀。
空嗟衣劍滅,但識水煙疏。
寥落《三都賦》,棲遲萬卷書。
西京多健作,儻有似相如(時寓富平朱文學(xué)樹滋齋中藏書甚多宋王僧達和瑯邪王依古詩隆周為藪澤皇漢成山樊梁江淹從建平王游紀南城詩年積衣劍滅漢書楊雄傳有薦雄文似相如者)
南朝說王謝,西漢推金張。
我今數(shù)華胄,首及桐城方。
方生名育盛,才華誇無雙。
夾轂問君家,易知復(fù)難忘。
前門列棨戟,后門調(diào)笙簧。
丈人事兩朝,安驅(qū)白玉堂。
長兄金閨客,次兄粉署郎。
兩弟俱孝廉,挾彈韋曲坊。
生年二十馀,射策稱賢良。
大婦孔雀釵,中婦青絲筐。
少婦獨無事,調(diào)弦殊未央。
平頭霍氏奴,炙手勢莫當(dāng)。
狗馬并田園,延袤皆彫墻。
諸郎休沐歸,一一工文章。
僧虔與僧達,綺麗能歌行。
孝威與孝綽,秀拔何非常。
庭前種石榴,池上羅鴛鴦。
諸孫襁褓中,眉目清且揚。
大父笑著膝,憐汝何琳瑯。
呼汝玉樹枝,看汝成棟梁。
一朝白筆糾,諫官凜嚴霜。
上言灌夫盛,賓客橫潁陽。
下言王鳳宅,五侯恣騰驤。
沈約彈王源,直欲排九閶。
九閶赫然怒,赤棒來相將。
盡驅(qū)出國門,不得還故鄉(xiāng)。
涼秋多北風(fēng),塞下人民僵。
馬毛縮如猬,胡笳更慘傷。
短衣挽鹿車,日色無晶光。
白頭坐夫婦,五男立兩傍。
兒悲語阿爺,疇昔殊難忘。
阿爺事兩朝,安驅(qū)白玉堂。
長兄金閨客,次兄粉署郎。
兩弟俱孝廉,挾彈韋曲坊。
兒年二十馀,射策稱賢良。
阿爺嘿不言,老淚沾衣裳。
陰山雪數(shù)尺,日暮上高岡。
潘生熊豹姿,躡屩自南越。
詩如曹景宗,人比王僧達
翹關(guān)氣雖勇,橫槊興難遏。
珠江弄晴波,錦石蔭清樾。
峨峨五層樓,均尹有馀沫。
飛觴集名賢,結(jié)社辟吟闥。
海邦風(fēng)雅區(qū),遺韻未銷歇。
羅蘇梁何陳,各各露天骨。
古音去淫哇,塤篪儷椌楬。
古妝羞倭墮,象揥耀鬒發(fā)。
大道尚榛艿,時風(fēng)莽轇轕。
諸君南國彥,秀句出懷褐。
天巧工鏟鏤,神鋒捷機筈。
墻匡牡蠣粗,住往漬題跋。
富覽九州大,窮海自坱圠。
紫瀾激???,游氣縱排斡。
降王失旌麾,珠官罷采掇。
紫楝間青簩,孔翠羽毛蔚。
文章五色宣,鐘毓在微物。
矧伊獻足徵,壁壘舊硉矹。
后來領(lǐng)袖誰,一出遂超忽。
三才憑雕鎪,萬物供抄撮。
錦胸張駢羅,逸氣泄奇倔。
含風(fēng)仍猗那,息浪轉(zhuǎn)雄闊。
始知五羊城,才較吳楚核。
君行叩天關(guān),大校試干瞂。
不哂枝官窮,挾冊竟投謁。
傴僂升賓階,坐失壯夫仡。
貽我蕉扇團,金玉巧剞劂。
詎能揚仁風(fēng),聊以志披拂。
動搖懷袖間,但覺香氣郁。
鶴墅詩百篇,曳響九天戛。
情瀾發(fā)英靈,密詠到草?。
蛾眉雨馀峰,秀色不可割。
吾衰抱遺經(jīng),騷賦概抹摋。
焉能強解事,過客語相聒。
感君金石意,掩卷眼猶豁。
因茲見獵心,既往有萌蘗。
佇看都試場,馀力徹蹲札。
黃肩霹靂鳴,仰面落鸧鴰。
酒酣心養(yǎng)養(yǎng),險韻限擊缽。
吾雖律未嫻,十可和七八。
言念五山侶,旅思劇恍歘。
月上牛欄門,潮水添一捺。
舉舉媚學(xué)子,依倚若蛩蟨。
羅先不得志,歸去蓽門?。
商歌撼四鄰,有意謝簪紱。
梁生擁皋比,精舍長松栝。
搜漱九陌塵,別我?guī)佐酶稹?div class="7jh6ta1" id='poem_sentence_48_1327977_comment'>
事往增嘆嗟,歲過易驚怛。
因君寄遠音,庶以志饑渴。
杜瓊獅林圖(乾隆辛卯)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云林橫卷手曾摹,放作長條見此圖。
曲徑脩篁皆若識,蕭齋古樹了非殊。
佛寧有我何留相,僧達無生尚坐趺。
展對合忘一切念,念民飛興復(fù)之蘇。
⑴ 倪瓚?yīng){子林圖卷久入石渠寶笈上等壬午南巡曾摹寫成卷題詩留弆園中以識名區(qū)勝跡
共 1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