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釋素公
相關(guān)人物:
共 1 位
。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游長安諸寺聯(lián)句 靖恭坊大興善寺
(寺取大興兩字坊名一字為名?!缎掠洝吩疲骸皟?yōu)填像,總章初為火所燒。據(jù)梁時西域優(yōu)填在荊州,言隋自臺城移來此寺,非也。今又有栴檀像,開目,其工頗拙,尤差謬矣。不空三藏塔前多老松,歲旱則官伐其枝為龍骨以祈雨,蓋三藏役龍,意其木必有靈也。東廊之南素和尚院庭,有青桐四株,素之手植。元和中,卿相多游此院,桐至夏有汗,污人衣如輠脂,不可浣。昭國東門鄭相嘗與丞郎數(shù)人避暑,惡其汗,謂素曰:弟子為和尚伐此木,各植一松也。及暮,素戲祝木曰:我植汝二十馀年,汝以汗為人所惡,來歲若復(fù)有汗,我必薪汝,自是無汗。寶歷末,予見說已十五年無汗矣。
素公
不出院,轉(zhuǎn)法華經(jīng)三萬七千部,夜常有貉子中經(jīng),齋時鳥鵲就掌取食。長慶初,庭前牡丹一朵合歡,有僧玄幽題此院詩。警句云:三萬蓮經(jīng)三十春,半生不蹋院門塵。左顧蛤像,舊傳云:隋帝嗜蛤,所食必兼蛤味,數(shù)逾千萬矣。忽有一蛤,椎擊如舊,帝異之,寘諸幾上,一夜有光,及明,肉自脫,中有一佛二菩薩像,帝悲悔,誓不食蛤,非陳宣帝?!保?/span> 圣柱聯(lián)句
(上有鐵索跡)
唐 ·
段成式
五言律詩
武宗癸亥三年夏,予與張君希復(fù)善繼同官秘書,鄭君符夢復(fù)連職仙局。會假日,游大興善寺。因問《兩京新記》及《游目記》,多所遺略。及約一旬尋兩街寺,以街東興善為首,二記所不具,則別錄之。游及慈恩,初知官將并寺,僧眾草草。乃泛問一二上人及記塔下畫跡,游于此遂絕。后三年,予職于京洛,及刺安成,至大中七年歸京。在外六甲子,所留書籍,揃壞居半。于故簡中睹與二亡友游寺,瀝血淚交。當(dāng)時造適樂事,邈不可追。復(fù)方刊整,才足續(xù)穿蠹,然十亡五六矣。
天心惟助善,圣跡此開陽
(成式)
。
載恐
雷輪
重,絙疑電索長
(希復(fù))
。
上沖挾螮蝀,不動束
鋃鐺
(成式)
。
饑鳥未曾啄,乖龍寧敢藏
(希復(fù))
。
游長安諸寺聯(lián)句 靖恭坊大興善寺
(寺取大興兩字坊名一字為名?!缎掠洝吩疲骸皟?yōu)填像,總章初為火所燒。據(jù)梁時西域優(yōu)填在荊州,言隋自臺城移來此寺,非也。今又有栴檀像,開目,其工頗拙,尤差謬矣。不空三藏塔前多老松,歲旱則官伐其枝為龍骨以祈雨,蓋三藏役龍,意其木必有靈也。東廊之南素和尚院庭,有青桐四株,素之手植。元和中,卿相多游此院,桐至夏有汗,污人衣如輠脂,不可浣。昭國東門鄭相嘗與丞郎數(shù)人避暑,惡其汗,謂素曰:弟子為和尚伐此木,各植一松也。及暮,素戲祝木曰:我植汝二十馀年,汝以汗為人所惡,來歲若復(fù)有汗,我必薪汝,自是無汗。寶歷末,予見說已十五年無汗矣。
素公
不出院,轉(zhuǎn)法華經(jīng)三萬七千部,夜常有貉子中經(jīng),齋時鳥鵲就掌取食。長慶初,庭前牡丹一朵合歡,有僧玄幽題此院詩。警句云:三萬蓮經(jīng)三十春,半生不蹋院門塵。左顧蛤像,舊傳云:隋帝嗜蛤,所食必兼蛤味,數(shù)逾千萬矣。忽有一蛤,椎擊如舊,帝異之,寘諸幾上,一夜有光,及明,肉自脫,中有一佛二菩薩像,帝悲悔,誓不食蛤,非陳宣帝?!保?/span> 老松青桐聯(lián)二十字絕句
唐 ·
段成式
五言絕句
武宗癸亥三年夏,予與張君希復(fù)善繼同官秘書,鄭君符夢復(fù)連職仙局。會假日,游大興善寺。因問《兩京新記》及《游目記》,多所遺略。及約一旬尋兩街寺,以街東興善為首,二記所不具,則別錄之。游及慈恩,初知官將并寺,僧眾草草。乃泛問一二上人及記塔下畫跡,游于此遂絕。后三年,予職于京洛,及刺安成,至大中七年歸京。在外六甲子,所留書籍,揃壞居半。于故簡中睹與二亡友游寺,瀝血淚交。當(dāng)時造適樂事,邈不可追。復(fù)方刊整,才足續(xù)穿蠹,然十亡五六矣。
有松堪系馬,遇缽更投針。
記得湯師句,高禪助朗吟
(成式)
。
乘晴入精舍,語默想東林。
盡是忘機(jī)侶,誰驚息影禽
(希復(fù))
。
一雨微塵盡,支郎許數(shù)過。
方同嗅薝卜,不用算多羅
(符)
。
游長安諸寺聯(lián)句 靖恭坊大興善寺
(寺取大興兩字坊名一字為名?!缎掠洝吩疲骸皟?yōu)填像,總章初為火所燒。據(jù)梁時西域優(yōu)填在荊州,言隋自臺城移來此寺,非也。今又有栴檀像,開目,其工頗拙,尤差謬矣。不空三藏塔前多老松,歲旱則官伐其枝為龍骨以祈雨,蓋三藏役龍,意其木必有靈也。東廊之南素和尚院庭,有青桐四株,素之手植。元和中,卿相多游此院,桐至夏有汗,污人衣如輠脂,不可浣。昭國東門鄭相嘗與丞郎數(shù)人避暑,惡其汗,謂素曰:弟子為和尚伐此木,各植一松也。及暮,素戲祝木曰:我植汝二十馀年,汝以汗為人所惡,來歲若復(fù)有汗,我必薪汝,自是無汗。寶歷末,予見說已十五年無汗矣。
素公
不出院,轉(zhuǎn)法華經(jīng)三萬七千部,夜常有貉子中經(jīng),齋時鳥鵲就掌取食。長慶初,庭前牡丹一朵合歡,有僧玄幽題此院詩。警句云:三萬蓮經(jīng)三十春,半生不蹋院門塵。左顧蛤像,舊傳云:隋帝嗜蛤,所食必兼蛤味,數(shù)逾千萬矣。忽有一蛤,椎擊如舊,帝異之,寘諸幾上,一夜有光,及明,肉自脫,中有一佛二菩薩像,帝悲悔,誓不食蛤,非陳宣帝?!保?/span> 蛤像聯(lián)二十字絕句
唐 ·
段成式
五言絕句
武宗癸亥三年夏,予與張君希復(fù)善繼同官秘書,鄭君符夢復(fù)連職仙局。會假日,游大興善寺。因問《兩京新記》及《游目記》,多所遺略。及約一旬尋兩街寺,以街東興善為首,二記所不具,則別錄之。游及慈恩,初知官將并寺,僧眾草草。乃泛問一二上人及記塔下畫跡,游于此遂絕。后三年,予職于京洛,及刺安成,至大中七年歸京。在外六甲子,所留書籍,揃壞居半。于故簡中睹與二亡友游寺,瀝血淚交。當(dāng)時造適樂事,邈不可追。復(fù)方刊整,才足續(xù)穿蠹,然十亡五六矣。
相好全如梵,端倪祗為隋。
寧同蚌頑惡,但與鷸相持
(成式)
。
雖因雀變化,不逐月虧盈。
縱有天中匠,神工詎可成
(希復(fù))
。
零陵先賢贊
其三
素公
北宋 ·
沈遼
四言詩
懷素善書,我知其然。
能得此道,造于幽玄。
始其操觚,媚于孟槃。
厥功之成,其盤三穿。
在唐中葉,號為多賢。
草法之妙,未暢其傳。
迨我律師,落筆翩翩。
學(xué)士大夫,為之詟焉。
才逸氣豪,辭藻相鮮。
遺風(fēng)至今,清如流泉。
嗟我白首,來游湘川。
過師故棲,訪其遺妍。
有冢嶙嶙,有池淵淵。
不矚其人,唯馀蒼煙。
余嘗問無盡居士曰往問悅公參素侍者有何言句無盡居士曰見悅說昔素問無為如何說悅擬開口素大笑悅當(dāng)有省宣師為侍者余于叢林三見之矣政和元年又會于顯忠寺且欲歸江南作三偈送之
其二
(1111年)
北宋 ·
釋德洪
七言絕句
素公
死后閑名在,末后句如黃石書。
殺盡英雄人不見,子房兩眼似愁胡。
素上人為普賢辦供過溪上需偈予曰與普賢有素不可無詞乃作五偈遺之歸山呈似道人一笑
其二
南宋 ·
釋慧空
七言絕句
素公
初住峨眉寺,遣化人間要話行。
借問話頭何自得,大都來處要分明。
西湖
素公
愛余泊舟小詩畫為扇子
南宋 ·
姜特立
七言律詩
老子詩中那有畫,阿師畫里自兼詩。
我非今世王摩詰,子豈前身李伯時。
煙月正臨青嶂落,灘聲惟許白鷗知。
可憐半幅鵝溪絹,寫此寒江一段奇。
閒題
南宋 ·
陳造
七言律詩
自笑冠裳裹沐猴,只今江海信虛舟。
斷無貝闕珠宮夢,好在黃雞紫蟹秋。
詩外盡為閑日月,人間分占
素公
侯。
政須鷗鷺供青眼,未厭山林映白頭。
眉叟見和。復(fù)用前韻
其三
金 ·
林椿
掘發(fā)韋公墳上土,得法精思萬象聚。
天工憐我老更窮,近為廢田生構(gòu)楮。
肯厭家雞更問人,相傳妙訣亦曾睹。
要學(xué)
素公
備揮灑,庭前多種芭蕉樹。
由來諸體備難得,草為曾玄篆祖父。
詞清筆妙君第一,創(chuàng)法神奇變?nèi)拧?div class="6y8ftef" id='poem_sentence_5_1028366_comment'>
平生曉書莫如我,欲作歌行才愧杜。
紙中豈無王濛臥,掌上似看飛燕舞。
留意于物雖所戒,寶君尺牘加愛慕。
正思漢武意欲仙,飄然初讀子虛賦。
皇朝赴急須要君,莫待三徵于帝怒。
見素小畫次西潭韻
明 ·
王弼
七言絕句
素公
作詩故奇特,石鼓聱牙字難讀。
素公
作畫如作詩,峭石插天松壓屋。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