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釋辯義
相關人物:
共 1 位
。
共 3 首
有文事必有武備賦
(文事武備,全才必兼。)
(1135年)
宋 ·
李綱
刑作教弼,文資武全。
惟兩器之兼用,乃一道之當然。
欲柔順之可行,必須剛克;
致德禮之不易,允賴威權。
原夫夾谷之盟,真儒相事。
謂敵國素稱于多詐,而上策莫如于自治。
兩君為好,雖事多獻酬交錯之文;
具官以從,必武有豫備不虞之志。
豈不以文待燮友,武懲奸回。
惟無忘于經略,乃克致于懷來。
勇不懼而仁不憂,固并推于達德;
文足昭而武足畏,蓋有俟于全才。
德以服人,義存禦侮。
有所濟者,以威之克愛;
無能達者,以仁而不武。
《雅》歌吉甫,宜為憲于萬邦;
《頌》美僖公,能昭格于烈祖。
下焉為臣,上焉為君。
不能全文武之道,何以致久大之勛?
冠履圓方,載施佩玦之斷;
黼黻
辯義
,式彰火藻之文。
有國有家,惟仁惟義。
雖誕敷于文德,宜克修于武備。
所以六卿率屬,出分鄉(xiāng)遂之兵;
三時務農,隙講蒐狩之利。
蓋以治安之本,在于文武之兼。
其相濟若火之于水,其相待若梅之與鹽。
勸賞畏刑,以陽舒而陰慘;
揆教奮衛(wèi),遂西被而東漸。
大哉武之于文,雖二而一。
藏于無用之用,蓋以不必而必。
方今外患侵而中國微,安得文武全才,以股肱于帝室?
張義立
(方)
得古井以木為甃命曰亨泉而求余詩
南宋 ·
魏了翁
井居安其地,井通會其時。
地維人所宅,時乃天之為。
方冬群動息,水德潛清漪。
而隨春木升,環(huán)頂沃華滋。
性情固下潤,功用由上齊
(自注:音躋。)
。
孰若無事中,一降一騰之。
是理契天運,達觀正在茲。
張侯得木井,妙制參皇犧。
其間相生意,似非俗人知。
堙廢幾何年,而獨與侯期。
書來屬共賦,此理難下詞。
但于井之象,發(fā)我深沈思。
且如初升五,泰通人所資。
乃于巽入坎,中含兌承離。
通塞靡自遂,睽遇若有司。
坎惟生于一,孚實以為基。
世途自亨否,我德無成虧。
屬侯善疏瀹,毋俾纖塵緇。
不食吾不即,食之吾不私。
小大隨所汲,
辯義
而審施。
客來問出處,為誦亨泉詩。
釋臨邛記方物戲作
宋末元初 ·
方回
昔人注爾雅,大儒以為誚。
學詩貴多識,圣言厥有詔。
下博梯上約,后進曷克劭。
矧于點??間,懵弗省體要。
俗喙僅能□,古吭略未剽。
四聲故?拘,六書本幻妙。
嘑姓駭厙暨,
辯義
謔篤笑。
往訛足可戒,夙是政宜肖。
郊霓縱劣約,窗岫寧蹈眺。
鯫也缺茲析,寸抱踏????。
探架獲塵帙,偶幸脫斯燎。
壁蟫蝕心胸,不受俞扁療。
糲食忘調饑,微膏戀殘照。
幽暗發(fā)蒙篰,乖剌合券約。
稍免杕杜辱,敢倚陬隅俏。
虛空了無味,強作吳牯噍。
稅駕如還鄉(xiāng),舍爵欲告廟。
一方筆千名,擬謨貯深嶠。
桑榆老禿翁,廊肆付周召。
詎思玉豉餌,豈羨金鹽釂。
庶異速朽子,霜原委荒燒。
眼前黃口兒,曲踴詫壯少。
但喜觥醽醁,靡肯囊熠耀。
吾衰□□苦,汝健騁輕趬。
布谷會有時,焉得常鹯鷂
⑴
。
⑴ 自注:玉豉者,地榆。金鹽者,五加皮。見《本草》。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