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統(tǒng)將對(duì)詩句按該字在句中的位置分類顯示。

魏晉
  • 閻防
  • 熊踞庭中樹,龍蒸棟里云。 
  • 顧況
  • 龍吟四澤欲興雨,鳳引九雛警宿烏。 
  • 白居易
  • 鳳池后面新秋月,龍闕前頭薄暮山。 聞裴李二舍人拜綸閣
  • 不詳
  • 龍門一半在閩川。 建安語
  • 陳陶
  • 乾坤見了文章懶,龍虎成來印綬疏。 
  • 王貞白
  • 龍腦香調(diào)水,教人染退紅。 娼樓行
五代
  • 貫休
  • 雁蕩經(jīng)行云漠漠,龍湫宴坐雨濛濛。 
  • 沈彬
  • 龍約海船行有氣,象隈銅柱臥成痕。 
  • 孟賓于
  • 水國兩親應(yīng)探榜,龍門三月又傷春。 句 其三
  • 李平
  • 龍髯已斷嬪嬙老,豹尾不來岐路長。 
唐末
  • 羅虬
  • 龍鱗柳弱垂朝露,麈尾松高揮夜風(fēng)。 
唐末至五代
  • 殷文圭
  • 龍舒太守人中杰,風(fēng)韻堂中心似月。 
南唐
  • 李煜
  • 烏照始潛輝,龍燭便爭秉。 
北宋
  • 王欽若
  • 龍帶晚煙歸洞府,雁拖秋色入衡陽。 句 其六
  • 釋遵式
  • 梅有和羹實(shí),龍無為雨心。 句 其三
  • 丁謂
  • 鷹鶻騰雙眼,龍蛇繞四肢。 句 其一
  • 劉筠
  • 龍駕昌明御,天旗太乙神。 句 其十五
  • 錢惟演
  • 魚尾故宮迷草樹,龍鱗平隰自風(fēng)煙。 句 其二十一
  • 釋惠崇
  • 鶴驚金剎露,龍蟄玉瓶泉。 句 其七十三
  • 石延年
  • 蛇露根穿嶺,龍眠影在潭。 句 其二十一
  • 陶弼
  • 虹頭穿府署,龍角陷城門。 句 其二
  • 鵝山夏曉云漫郭,龍壁春陰水抹川。 句 其三十五
  • 鮮于侁
  • 龍卻難尋百潭水,地靈長對(duì)五峰山。 句 其三
  • 蔣之奇
  • 龍歸一餉云遮洞,猿叫三聲月滿山。 句 其十九
  • 釋了元
  • 龍枝已逐風(fēng)雷變,減卻虛窗半日涼。 句 其二
  • 蔡京
  • 龍燭影中猶是臘,鳳簫聲里已吹春。 句 其二
  • 李新
  • 在昔岷峨神,龍文而馬首。 句 其一
  • 歐陽識(shí)
  • 資水西來兼邵水,龍山橫鶩際梅山。 
  • 徐俯
  • 鶴嶺鸞岡空勝地,龍沙烏塔盡荒墟。 句 其二十二
  • 洪芻
  • 龍沙依舊抱城流。 句 其十二
  • 宗提刑
  • 龍?zhí)镆嘤懈墼凇?/span> 
  • 黃萼
  • 釣沉新月落,龍起暮江寒。 
  • 郭汝臣
  • 龍拋玉澗歸金闕,鹿認(rèn)桃源入洞天。 句 其二
  • 杜圭
  • 鹿頭屹立青疑染,龍渡橫飛勢(shì)欲來。 
  • 柯夢(mèng)得
  • 龍首山頭桑苧翁。 
  • 鄧林
  • 鴻雁無蹤存往事,龍蛇有窟似生成。 
南宋
  • 汪應(yīng)辰
  • 龍爪拿開白白云。 
  • 鹿何
  • 雞渡已符當(dāng)日讖,龍溪仍見此時(shí)祥。 
  • 吳璋
  • 龍肝雉尾瓜莼好,玉核金槌棗柰香。 句 其十三
  • 張孝芳
  • 雞骨埋靈塔,龍門□佛龕。 句 其二
  • 高似孫
  • 龍尾石須分幾寸,牡丹花不望頭綱。 句 其六十六
宋末元初
北宋末金初
  • 王予可
  • 鳳蹴瑤華散,龍銜桂子香。 句 其八
  • 無名老人
  • 汞死鉛乾天地靜,龍吟虎嘯鬼神藏。 存句 其九
  • 傅子建
  • 黿鼉滄海賦,龍馬赤文書。 
  • 何景福
  • 龍吟五夜霜飛瓦,鼉吼三更月滿城。 
  • 姜世晃
  • 龍旗飄拂朔風(fēng)勁,鳳管徘徊秋月生。 夢(mè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