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
- 張協(xié)
- 考草木于方志,覽華實(shí)于園疇,窮陸產(chǎn)于苞貢,差英奇于若榴,耀靈葩于三春,綴霜滋于九秋,爾乃飛龍啟節(jié),揚(yáng)飆扇埃含和澤以滋生,郁敷萌以挺栽,傾柯遠(yuǎn)擢,沈根下盤,繁莖條密,豐干林?jǐn)€,揮長枝以揚(yáng)綠,披翠葉以吐丹,流暉俯散,回葩仰照,爛若百枝并燃,赫如烽燧俱燎,皦如朝日,晃若龍燭,晞絳采于扶桑,接朱光于若木,爾乃赪萼挺蒂,金牙承蕤,蔭佳人之玄髻,發(fā)窈窕之素姿,游女一顧傾城,無鹽化為南威,于是天漢西流,辰角南傾,芳實(shí)壘落,月滿虧盈,爰采爰收,乃剖乃拆,素粒紅液,金房緗隔,內(nèi)憐幽以含紫,外滴瀝以霞赤,柔膚冰潔,凝光玉瑩,漼如冰碎,泫若珠迸,含清泠之溫潤,信和神以理性。 安石榴賦
中唐
- 吳筠
- 故詩曰如苞。書稱厥貢。 竹賦
- 張仲素
- 力雖參于索鐵。系或固于苞桑。 河橋竹索賦
唐
南宋
- 崔敦禮
- 乃使元冥適咸,蓐收調(diào)辛,味兼芍藥,施和既醇,色碧鮮以照箸,相香飯以苞蘆。 大暑賦
明
- 崔演
- 勿自安于廣廈,慮其亡于苞桑。 連昌宮
- 樸光前
- 我圣朝之開國,計(jì)已密于苞桑。 屯田賦
- 任叔英
- 為子孫者,誠能撫而有之,傳之千萬祀,亦可保其苞桑。 汴都賦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