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字:
系統(tǒng)將對詩句按該字在句中的位置分類顯示。
灞
字在詩句中的位置:
第 1 字
第 2 字
第 3 字
第 4 字
第 5 字
第 6 字
第 7 字
第 8 字
第 9 字
詩句按體裁分類:
五絕
七絕
五律
七律
五排
七排
詞
四言
古體
樂府
曲
辭賦
其他
聯(lián)
共127,分3頁顯示
1
2
3
2
3
下一頁
中唐
張籍
惆悵灞亭相送去,云中琪樹不同攀。
送施肩吾東歸
唐
張祜
煙隔灞亭人去日,雨迷秦樹雁歸時。
灞上送客
李商隱
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淚
曹鄴
筵開灞岸臨清淺,路去藍關入翠微。
送曾德邁歸寧宜春
劉滄
雨馀秦苑綠蕪合,春盡灞原白發(fā)生。
下第后懷舊居
李頻
獨向灞陵東北望,一封書寄萬重心。
長安寓居寄柏侍郎
盧尚卿
今日灞陵橋上過,路人應笑臘前回。
東歸詩
五代
貫休
今日灞陵陵畔見,春風花霧共茫茫。
灞陵戰(zhàn)叟
唐末
羅隱
柳攀灞岸狂遮袂,水憶池陽淥滿心。
送進士臧濆下第后歸池州
唐末至五代
韋莊
正是灞陵春酬綠,仲宣何事獨辭家。
出關
北宋
歐陽修
遙登灞岸空回首,不見長安但舉頭。
舟中望京邑
劉敞
歌臨灞岸朱弦脆,走度章臺汗馬肥。
答宋都官游驪山見寄
宋
晁說之
何須灞岸蹇驢夜,更學幽人老婢聲。
還諸唱和雪詩次韻作二首 其一
潘檉
應記灞橋人寂寞,依然風雪撚霜髭。
贈姜邦杰
李曾伯
將扶灞上真人業(yè),未說隆中宰相功。
代益昌憲運兩司宴制帥樂語口號
南宋
喻汝礪
終然有懷春復夏,歸去灞浐眠汀莎。
草堂詩 其十一
曾惇
正憐灞上詩無繼,似與山陰客有期。
次洪景伯韻 其一
陸游
夜出灞亭雖跌宕,也勝歸作老馮唐。
北窗閑詠
結茅杜曲桑麻地,覓句灞橋風雪天。
作夢
范成大
為問灞橋風雪里,何如田舍火爐頭。
南塘冬夜倡和
陳造
等有灞陵橋上興,不妨頻著小詩誇。
次韻楊宰
趙蕃
要作灞橋沖雪去,恐成剡曲棹舟回。
雪中用俞克晦丈公擇唱酬之韻呈克晦
韓淲
袁巷灞橋空廣譬,只宜煎水對茶爐。
喜雪上丁使君
呂聲之
飄來灞岸春風絮,瀉下瀛洲玉斛塵。
和張主簿喜雪
王邁
我輩憂邊心欲折,棘門灞上漫論勛。
感嘆時事
方岳
揚州二十四橋月,莫作灞橋同調看。
除日雪甚約客不至乃擁貂驟馬于郊外獨飲摘星樓舉鞭謝客曰未可使城中諸公知之但當誇與灞橋驢子上鄭五耳
水曹為骨逋為髓,風雪灞橋誰共看。
約劉良叔觀苔梅 其五
釋斯植
莫上灞陵橋上望,楚天云盡蜀波來。
過故城
宋末元初
柴望
明發(fā)灞橋橋上路,藉君帆力更吹噓。
別永嘉使君趙致軒
許月卿
詩情不在火爐畔,風雪灞橋煙景歸。
早起
文天祥
不將顏色汗黃金,落得灞橋驢上吟。
山中再次胡德昭韻 其一
金末元初
元好問
只知灞上真兒戲,誰謂神州竟陸沈。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
元
陳宜甫
披拂灞橋驢背雪,侵凌薊北馬頭風。
后賜狐裘
釋明本
寒添灞上雙眉凍,愁壓江南幾屐塵。
梅花百詠和馮學士海粟作 其七
薩都剌
風流灞上尋詩客,千古無人說秕糠。
雪米
周巽
折花庾嶺封題后,踏雪灞橋歸詠遲。
對梅 其二
元末明初
藍仁
也有灞橋清興在,獨慚衰老句難工。
雪中偶成 其二
郭鈺
無從灞上慚劉禮,始信遼東老管寧。
送別從侄淳
李穡
誰識灞陵橋上客,豎鞭驢背思悠然。
曉雪 其一
趙介
蹇驢曉踏新泥滑,恰似灞橋春雪消。
彩虹橋
王翰
只有灞橋驢背客,敲詩搜遍九回腸。
再用前韻
明
龔敩
誰謂灞橋吟更苦,蹇驢風雪夜歸遲。
題煮詩軒 其一
殷奎
最是灞陵橋下水,晚來流出轉潺湲。
出長安作
周鼎
卻憶灞橋驢背客,帽檐時作灑窗聲。
聽雪篷
張寧
春隨灞上騎驢客,人在孤山放鶴亭。
為遼東巡按陸侍御平題畫四首 其三
史鑒
不似灞陵原上樹,管人離別半無條。
西園八詠 其六 門前柳
蔡壽
詩人灞上歸何處,驢背吟肩聳兩尖。
次東坡雪詩。寄次韶 其三
陳烓
空憶灞橋詩思好,未知何處有梅花。
至日有感
蘇葵
盡從灞水看楊柳,只有濂溪愛藕花。
書王少參朝言薰風笑我卷用韻六首 其六
朱誠泳
春回灞岸鶯聲早,雪霽函關馬足輕。
送脩武伯還朝
共127,分3頁顯示
1
2
3
2
3
下一頁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