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字:
系統(tǒng)將對詩句按該字在句中的位置分類顯示。
感
字在詩句中的位置:
第 1 字
第 2 字
第 3 字
第 4 字
第 5 字
第 6 字
第 7 字
第 8 字
第 9 字
第 10 字
第 11 字
第 12 字
第 13 字
第 15 字
第 20 字
第 22 字
第 25 字
詩句按體裁分類:
五絕
七絕
五律
七律
五排
七排
詞
四言
六言
古體
樂府
騷
偈
曲
辭賦
贊
其他
聯(lián)
唐
慕容韋
我歌空感慨,西北望神京。
度揭鴻嶺
北宋
歐陽修
君心多感舊,誰獻辟兵符。
端午帖子詞 其一 溫成皇后閤四首
邵雍
陰陽初感處,天地未分時。
箋年老逢春八首 其六 這般意思難名狀
南宋
馮時行
山靈如感舊,亦合厭荊榛。
茶嶺
葉茵
古人成感慨,今人猶古人。
古意二首 其一
趙友直
興懷多感舊,吊古漫成吟。
端午
宋
虞儔
天末涼風起,何人不感秋。
和姜總管感秋七首 其一
宋末元初
文天祥
名賢慎出處,志士懷感傷。
第一百八十三
金
李奎報
一個那輕散,分甘尚感恩。
次韻河郎中見和。各成二首答之 其三
元
陳樵
倘使誠心在,如何不感通。
勸兄弟 其五
元末明初
李穡
牧翁多感激,異味謝黃扉。
謝和寧尹樸令公送年魚
明初
王汝玉
自愁成感嘆,不是怨君恩。
婕妤怨 其二
明
申叔舟
對時還感物,落落抱虛驚。
鄭密陽次韻以送。又用前韻以送 其四
童軒
客途偏感慨,忍誦蓼莪詩。
都昌阻雪
王佐(汝學)
詠嘆坡公句,凄然百感生。
和陳汝諧感懷二首 其二
陳獻章
慈孝相感激,天機謝人力。
慈母石
黃衷
莫怪賢聲遠,殊方正感恩。
次韻送緩齋大賀四首 其三
奇遵
孤棲長感偶,懷主又知歸。
次李氏燕
謝榛
何處不感懷,春風幾黃鳥。
東園春感 其一
沈鍊
逢時多感慨,獨睡萬山中。
春日
辛碩祖
忽得故人惠,不勝心感悅。
題佚
金麟厚
君歸多感念,臨履戒平生。
贈吳大樸 其二
周詩多感激,吟詠性情涵。
梁季明因仲明。求寫詩書正文題目 其二
九日良朋會,悠悠百感仍。
次張甫韻 其三
金富倫
坐來多感慨,林外暝煙生。
枕流堂。次景廉韻 其二
高敬命
悲歌多感慨,商略有深樽。
德老家醉書 其二
權春蘭
死生初無二,人心有感通。
次前人奠柏潭先生墓韻 其二
李廷馣
人心有感觸,不平則悲鳴。
蟋蟀 其五
李瑀
丈夫多感慨,悲來只自吟。
次尹季初韻 其二
明末清初
李安訥
清世可流痛,老懷終感嗟。
癸丑三月三日。集蘭亭記字 其十二
何吾騶
但看堤前絮,懷人百感生。
文與叔山園十詠 其八 柳堤
清
宋奎濂
百年足感慨,千古堪悲歌。
用清陰先生韻。擬江文通恨賦 其一
金時保
一老坐其間,絲桐聲感發(fā)。
抱琴
蔡彭胤
欲徵相感理,但盡在吾心。
書祭屏 其五
趙顯命
臟神亦感惶,上戒應銘刻。
伏次后澗叔父韻 其一
李野淳
感感復感感,詩札曾珍重。
挽李丈 其三
清初
釋今無
與語多感激,家近二士墳。
遼海舟中 其十四
一視一感激,冰天夜夜心。
遼海舟中 其三十六
清末至民國
陳衍
所以少感事,但作游覽詩。
雜感十七首 其四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