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統(tǒng)將對(duì)詩句按該字在句中的位置分類顯示。

共57,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
東漢
曹魏末晉初
  • 王沈
  • 鐘儀之聽,南風(fēng)是哀。 宴嘉賓賦
西晉
  • 夏侯湛
  • 相和兮哀諧,慘激暢兮清哀。 夜聽笳賦
  • 陸機(jī)
  • 其亡也哀,雖天網(wǎng)猶失其綱。 述先賦
  • 陸云
  • 山澤含哀,天地肅乂。 南征賦
南梁
  • 江淹
  • 始還舊都,會(huì)君尋卒,故為茲賦,以寄深哀。 知己賦
  • 故其所詣必感,所感必哀。 青苔賦
盛唐
  • 李白
  • 沈吟兮哀歌。躑躅兮傷別。 惜馀春賦
中唐
唐末至五代
北宋
  • 田錫
  • 單于臺(tái)下,繁笳之哀韻催來; 雁陣賦
  • 吳淑
  • 師襄既拱于夫子,伯牙亦哀于子期。 琴賦
  • 張敷纏哀于喪母,黃香顯名于侍親。 扇賦
  • 于是參以賁戎,輔以韓哀,豈較能于款段,而角力于虺隤。 馬賦
  • 趙湘
  • 夫差之耳也,西施歡則聞,天下人哀則不聞。 姑蘇臺(tái)賦
  • 阿房之后,魏人復(fù)哀,哀之未已,變之為銅雀臺(tái)。 姑蘇臺(tái)賦
  • 張方平
  • 誠天子哀此疲人,霈然加惠,除其雜調(diào)變折之目,寬其稅入庸役之令,采其孝弟力田節(jié)義之人,賜復(fù)其家,以勵(lì)風(fēng)俗。 食貨論上 其四 畿賦
  • 歐陽修
  • 其為聲也,不樂不哀,非宮非徵,胡然而鳴,亦胡然而止。 鳴蟬賦
  • 蘇轍
  • 天下之士奔走于是非之場(chǎng),浮沉于榮辱之海,囂然盡力而忘反,亦莫自知也,而達(dá)者哀之。 超然臺(tái)賦
  • 朱長文
  • 蓋喜怒哀樂既怵于外,而噍啴散厲遂形于此。 樂在人和不在音賦
  • 周邦彥
  • 知彫年急景之易盡,何以銜哀懷恤,撐腸柱腹而填膺! 續(xù)秋興賦
  • 吾將倘佯乎馮閎,盱衡乎太清,開襟延佇,冒秋氣而嘗秋風(fēng),觀物色而聽秋聲,豈知有哀樂得喪之不平。 續(xù)秋興賦
  • 蘇過
  • 曾無興哀于既往,一洗其無辜。 思子臺(tái)賦
  • 樓異
  • 洞警時(shí)聞之鐘兮,石井泣哀鳴之鶴。 三十六峰賦
北宋末
  • 周紫芝
  • 乃反二子之意而作賦,名之曰哀湘累。 哀湘累賦
南宋
  • 韓元吉
  • 度凄風(fēng)之蕭瑟兮,如有馀哀之遠(yuǎn)聞。 湘竹賦
  • 范成大
  • 方其銜哀茹痛,抆淚飲血。 館娃宮賦
  • 李洪
  • 逮其爭(zhēng)春于蒲柳之側(cè),承澤于文昌之臺(tái),見辱皂隸,取誚輿儓,日滋月往,遂為枯荄,不亦可哀乎? 哀巖桂賦
  • 程公許
  • 門生程某幽思無涯,仿楚騷之大招,以聲其哀也。 幽思賦
  • 哭匍匐以無因兮,塊獨(dú)茹哀于廬處。 幽思賦
  • 姚勉
  • 予又重哀之曰:嗟嗟汝蚊,何役役兮。 嫉蚊賦
  • 李宜茂
  • 鬼神有知,亦宜所哀。 鵂鹠賦
  • 樸祥
  • 其鳴也哀,通夕不停。 聞杜鵑
  • 李荇
  • 是由昭襄之暴。未及乎哀王之為慈也。 哭秦庭
共57,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