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系統(tǒng)將對詩句按該字在句中的位置分類顯示。

共211,分5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西漢
  • 王褒
  • 要復(fù)遮其蹊徑兮,與謳謠乎相和。 洞簫賦
  • 況感陰陽之和,而化風俗之倫哉! 洞簫賦
東漢
  • 傅毅
  • 于是乘興鳴和,按節(jié)發(fā)韌,列翠蓋,方龍辀。 洛都賦
  • 張衡
  • 宣重威以撫和戎狄,呼韓來享。 東京賦
  • 于是陰陽交和,庶物時育。 東京賦
  • 馬融
  • 于是游閒公子,暇豫王孫,心樂五聲之和,耳比八音之調(diào),乃相與集乎其庭。 長笛賦
東漢末
曹魏
  • 阮籍
  • 奉淳德之平和兮,孰斯邦之可集。 東平賦
  • 嵇康
  • 含天地之醇和兮,吸日月之休光。 琴賦
  • 感天地以致和,況蚑行之眾類。 琴賦
  • 曹植
  • 夫靈德之所感,物無微而不和。 橘賦
西晉
  • 傅玄
  • 命怡樂之吐和兮,播仁風于無外。 喜霽賦
  • 有東園之珍果兮,承陰陽之靈和。 桃賦
  • 聲嘒嘒以清和兮,遙自托乎蘭林,嗟群吟以近唱兮,似簫管之余音。 蟬賦
  • 傅咸
  • 口才發(fā)而輕和,密晷景而隨形。 鸚武賦
  • 潘岳
  • 距華蓋于壘和,案乘輿之尊轡。 西征賦
  • 陸機
  • 象下管之偏疾,故雖應(yīng)而不和。 文賦
  • 陸機
  • 指千秋以厲響,俟寂寞之來和。 應(yīng)嘉賦
  • 陸云
  • 振仙車之鳴鸞兮,吐玉衡之八和。 喜霽賦
  • 絕倡寂其既收,萬夫翕而咸和。 南征賦
  • 孫惠
  • 絲成妙于指端兮,號推幽而相和。 繀車賦
  • 張協(xié)
  • 考草木于方志,覽華實于園疇,窮陸產(chǎn)于苞貢,差英奇于若榴,耀靈葩于三春,綴霜滋于九秋,爾乃飛龍啟節(jié),揚飆扇埃含和澤以滋生,郁敷萌以挺栽,傾柯遠擢,沈根下盤,繁莖條密,豐干林攢,揮長枝以揚綠,披翠葉以吐丹,流暉俯散,回葩仰照,爛若百枝并燃,赫如烽燧俱燎,皦如朝日,晃若龍燭,晞絳采于扶桑,接朱光于若木,爾乃赪萼挺蒂,金牙承蕤,蔭佳人之玄髻,發(fā)窈窕之素姿,游女一顧傾城,無鹽化為南威,于是天漢西流,辰角南傾,芳實壘落,月滿虧盈,爰采爰收,乃剖乃拆,素粒紅液,金房緗隔,內(nèi)憐幽以含紫,外滴瀝以霞赤,柔膚冰潔,凝光玉瑩,漼如冰碎,泫若珠迸,含清泠之溫潤,信和神以理性。 安石榴賦
晉初
  • 成公綏
  • 揔八音之至和,固極樂而無荒。 嘯賦
  • 變陰陽之至和,移淫風之穢俗。 嘯賦
東晉
  • 郭璞
  • 保不虧而永固,稟元氣于靈和。 江賦
  • 湛方生
  • 若乃春惠始和,重褐初釋。 風賦
  • 日婉變以舒和,氣有仁而無肅。 懷春賦
  • 仰慈姑之惠和,荷仁澤之陶渥。 悼艱賦
  • 陳窈
  • 應(yīng)六律之修和,與七始乎消息。 箏賦
南梁
  • 江淹
  • 或乃邊郡未和,負羽從軍。 別賦
  • 裴子野
  • 爾乃高歌莫和,旨酒時傾。 臥疾賦
  • 蕭綱
  • 笑素彈之未工,疑秦宮之詎和。 箏賦
  • 蕭繹
  • 彼吾王之連和,延魏后之交質(zhì)。 玄覽賦
陳朝
  • 沈炯
  • 息甘泉而避暑,猶爽塏而清和。 歸魂賦
北齊至隋初
  • 顏之推
  • 濫充選于多士,在參戎之盛列,慚四白之調(diào)護,廁六友之談?wù)f,雖形就而心和,匪余懷之所說。 觀我生賦
  • 虞世基
  • 于是禮暢樂和,刑清政肅。 講武賦
初唐
  • 沈佺期
  • 羌蝴蝶之可憙兮。紛化育乎陽和。 蝴蝶賦
盛唐
  • 李邕
  • 遣疇歲之寒栗。襲初節(jié)之妍和。 春賦
  • 暾淑色而布和。 日賦
  • 李白
  • 天光清而妍和。海氣綠而芳新。 愁陽春賦
共211,分5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